大皇子言語之中卻毫不客氣,絲毫沒有給顧長淵留情面。
顧長淵卻好似并不在意,他先是長嘆一聲,臉上露出故作悲涼的神情,
“其實在參加科考之前,臣也曾游歷大洛河山,親身感受大陸的風土人情。
大洛疆土廣袤,最令臣欽佩的,便是那些守衛在邊疆的將士們。臣還曾為他們賦詩一首。”
說到此處,顧長淵端起一杯酒,緩緩站起身來,目光掃過整個宴會廳的文武百官。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一首詩吟罷,顧長淵爽朗地大笑起來,而后舉起桌上的一杯酒,仰頭一飲而盡。緊接著,他便悶頭吃肉,不再抬頭看向這一桌的皇親國戚。
短暫的沉寂過后,整個宴會廳瞬間爆發出如雷般熱烈的掌聲。
“好詩啊,當真好詩!”
“不愧是狀元之才,這般佳作,我窮盡一生也難以寫出。”
“此等才華,日后必為文壇魁首!”
那一瞬間顧長淵所展現出的豪邁,讓若蘭公主眼中瞬間浮現出傾慕之色。
她沉浸在細細品味這首詩的意境之中。
在即將征戰之前,仍能如此坦然地只顧飲酒,這并非毫無畏懼,更不是穩操勝券,而是深知打仗本就是九死一生的殘酷現實。
不愧是狀元之才,僅僅寥寥數字,便將上戰場時的悲涼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原來,他并非不知危險,而是已然做好了為國犧牲的覺悟。
再看他此刻狼吞虎咽只是看淡生死的超脫。
想到此處,若蘭公主的眼眶微微泛紅。
這樣的人才,倘若就此失去,實在是太過可惜。
她不禁看了一眼父皇。
此時神帝看向顧長淵的眼神中,滿是無限的贊許。
顧長淵年紀輕輕,卻擁有如此豐富的閱歷和這般豁達的心境,當真是大洛值得倚重的棟梁之才啊。
這樣的棟梁,真的要將他派往北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