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家人都已經接來,稍后可以前去小聚,但千萬別帶出去。”
周瑜坐在主位上,一眾青壯將領在堂下聽命。
“我這營中有女眷,為避嫌沒人會主動前來。”周瑜強調道:“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千萬不能在這時候掉鏈子。”
“末將遵命!”諸將齊齊抱拳。
“談正事。”周瑜詢問道:“你們眼下各自有多少親兵部曲?”
江東實行“世兵制”,每一位將領都能擁有私兵,地位越高數量越多。
呂蒙、蔣欽、凌統、陳武、董襲、徐盛、潘璋,七人各自報出私兵數量,堪堪一千五百人。
諸將地位不同,私兵有多有少。
周瑜作為江東大都督,也不過八百私兵而已,還是起兵時自己帶了一部分。
多著如呂蒙也不過三百,徐盛、潘璋這樣的后起之秀,甚至還不足百人。
“趁著決戰尚未爆發,你們暗中擴招親兵。”周瑜吩咐道:“從咱們的鄱陽嫡系里邊挑選,有家室的不考慮,就挑那些孑然一身的弟兄。”
諸將的家眷,周瑜還能想辦法弄走。
但士卒數量太多,把他們的家室也帶走,顯然不現實。
只能挑孑然一身者,脫離江東也沒任何牽掛,更不存在牽連家人的風險。
“明白!”諸將齊聲答應。
“其他的就沒什么。”周瑜揮手道:“散了吧,都去看看家人。”
“喏。”
待到諸將離開后,帳中只剩下陸遜、顧邵二人。
“在營中立起一桿測風旗,十二時辰觀測方向。”周瑜肅容道:“由你二人親自負責,風向有變必須立即來報!”
隆冬出現東南風本就反常,哪怕周瑜篤定會出現,也有可能稍縱即逝,不會持續太久。
事關破曹大事,不能有絲毫懈怠。
盡管孫劉方面,也會派人觀測風向,但周瑜并不想全指望別人。
萬一有人出現疏忽,豈不是壞了大事?
“長輩放心!”陸遜當即保證,“我與孝則日夜輪換,什么都不做,專門盯著風向,保證不會出任何岔子。”
“嗯,成敗在此一舉。”周瑜點頭道:“我不放心別人,辛苦你們兩個了。”
“長輩言重了。”
二人領命退下,大帳內只剩下周瑜一人。
仔細思索一番,沒發現什么遺漏,這才徹底放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