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羽的介紹下,領導們體驗著電腦開機、關機的方式,然后體驗著基本的辦公軟件。
五筆輸入法、拼音輸入法,都讓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
他們難以想象,一臺主機、一個鍵盤、一個鼠標,一臺顯示器,再配合著軟件,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功能。
陳羽親自演示著,怎么使用拼音輸入法,怎么使用五筆輸入法!
從速度來說,自然是五筆輸入法打字是最快的。
但是從普及角度來說,則是拼音輸入法最合適。
畢竟中國從小學開始,就便學習拼音。
哪怕三四十年后,使用拼音輸入法的人依舊遠超五筆輸入法。
陳羽介紹著記事本、文檔、表格、幻燈片等基礎辦公軟件,讓大家清晰地可以看到,使用電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辦公效率,提高生產力。
特別是陳羽,給大家展示了設計軟件,更是讓領導們目瞪口呆。
陳羽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畫了一張設計圖,要知道很多時候,設計單位一個人一天都不一定能夠畫一張圖。
而且在電腦上,畫錯了直接刪除修改,也不需要作廢紙張。
今天這一趟,讓領導們大開眼界。
以至于吃飯的時候,領導們讓沈校長安排人將飯帶過來,直接在計算機室門口吃完飯后,便繼續聽陳羽講解。
陳羽在下午的時候,則是給大家展示局域網。
局域網組建完成,覆蓋整個校園,陳羽輸入相關的網頁地址,便可以進入該網頁,比如有屬于學生的論壇,有屬于學校老師們的,也有屬于老師與學生的。
“這是局域網,所謂的局域網,便是在一個局部的地理范圍內,比如一個學校,一個工廠或者一個機關內,將各種計算機、外部設備和數據庫等互相連接起來組成的計算機通信網。”陳羽介紹著,“我們現在正在試驗局域網,如果兩三年后取得不錯效果,可以在各大高校組建局域網,也可以在各個工廠、機關單位等建立局域網。”
“等條件成熟后,便可以組建互聯網,也就是以后很有可能,大家通過計算機連接著互聯網,進行全國計算機的連接,進行辦公、科研、生活娛樂”陳羽介紹著。
這些都是以后的常識,但是在這個時候絕對是屬于新鮮玩意。
互聯網,往往被認為是起源于1969年美軍的阿帕網,也就是將美國西南部的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加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后面則是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等先后加入進去。
到現在,阿帕網依舊是屬于軍網,美國國防部還沒有將阿帕網分為軍網和民網。
互聯網最初設計,是為了能提供一個通訊網絡,即使一些地點被核武器摧毀也能正常工作。如果大部分的直接通道不通,路由器就會指引通信信息經由中間路由器在網絡中傳播。
最初的網絡是給計算機專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使用的,那時候還沒有家庭和辦公計算機,并且任何一個用它的人,都不得不學習非常復雜的系統。
直到以太網的出現,這才逐漸的搭建起tcpip體系結構!
陳羽搞出北航局域網,除了為了工作方便,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想借此契機,培養中國的計算機、互聯網的人人才,從而推動中國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歸根到底,他只是個人,精力是有限的,做不了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