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顆種子義無反顧地、垂直地、狠狠地砸向沙面。
胡梭雖然不能目睹,卻能想象后面的過程。
這顆沙拐棗的種子憑借著自身的沉甸甸的重量還有尖銳的頭部,從高空墜落后,將會精準地刺入松軟的沙面,不帶一絲猶豫的。
跟那輕飄飄的種子不同,它有分量和速度,為此能跟子彈一般砸下去,然后深深地嵌進入。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
更妙的是——
就在落地的剎那,它那外殼會因為承受不住巨大的沖擊力而直接裂開。
咔嚓!——一聲
深褐色的硬殼應聲而裂,細小的、不規則的堅硬碎片會四散開來。
這不是毀滅,這才是新生的開始。
畢竟,這類種子需要涅槃而生。
墜落——著地的過程,正好,完成了涅槃的過程,摒棄了堅硬的外殼,里面的種仁才得以見天地。
就那般,種子最為核心且寶貴的種仁,包裹著胚芽,如同一顆剝去外殼的彈芯;沒有絲毫停頓和反彈,干凈利落地、決絕地繼續向下猛沖!
種仁,在殘缺的外殼的保駕護航之中,最終會如鉆頭那般,狠狠地鑿穿了松散的浮沙層!
最后,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最后,沙面上僅僅會留下一個小小的、微不可查的撞擊坑。
又瞬間被風沙給抹平,沒有人知道那是那顆種仁的最終歸宿。
它已經安全了,完成了生根發芽的關鍵一步——
褪去堅硬的外殼,深深沒入沙層深處,直達下方相對潮濕區域。
后面,只需一點點水汽將它喚醒就可以了。
胡梭的心里咯噔一下。
“這難道便是自然界的深鉆智慧?”
仿佛能與這些種子對話那般,胡梭看到了沙拐棗的種子無視氣流、垂直砸地、外殼抗裂的過程,這些原本是它們發展進化出來的對抗風沙的生存密碼,如今看來居然跟胡梭想要通過無人機做的飛播事情,如此的契合。
“硬殼——旋轉——鉆進泥土——硬殼開裂——”這幾個詞此刻就在胡梭的腦海中不斷地回蕩,他仿佛看見了自己的無人機帶著種子錦囊完美的復刻整個過程:
先是無人機攜帶特制的種子錦囊升空,低空盤旋;這種理想的種子錦囊,應該是有一定的分量的,流線型的。
然而是無數的流線型的“種子鉆頭”,它們帶著璇翼,從無人機的種子艙里彈射而出。
對,是彈射而出;不是輕飄飄地散。
這些種子在掉落的過程中,迅速捕捉到氣流,然后高速旋轉起來;
因為旋轉,它們有了陀螺般穩定的角動量,還有鉆頭一般的穿透能力,就跟竹蜻蜓那般;因此它們不再隨風搖擺,而是利用自身的重量和旋轉動能,深深的鉆入沙土當中。
觸碰地表的瞬間,還有鉆沙土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力,恰到好處地將仿生外殼給震碎,露出了一些縫隙;恰好也是這些縫隙,讓出生的根部,能鉆出來,接觸到真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