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300萬石的糧食儲備,大大低于維系國家正常運轉的糧食儲備安全線。
布帛在唐初的當下固有習俗中,不應僅以‘衣服’這個概念去看待,它是貨幣的一種,輔助銅幣、糧食一齊,作為通貨使用。
依舊以開元年間為參考,一品官年俸帛200匹,九品官年俸帛40匹。
以平均值60匹去粗略的估算,僅計算最少的中央官僚2000人、地方官僚15000人,共17000人的年俸祿開銷便是102萬匹。
可實際上,因為武澤天的政策,如今的官僚數額一定不至于此,保守估計也要在25000人以上。
官僚是有賞賜與考課的,這也同樣需要布帛的支出。
官員政績考核優異者,額外賞帛10-100匹,年需約20-30萬匹。
如元日、冬至等賞賜,每位京官約10匹,年耗約5-10萬匹。
所以,僅維系官僚運轉的布帛總量,最少便需要127萬匹。
同時軍事開支同樣也非常需要布匹,邊疆常備軍每年至少需要60萬匹布帛,若有戰功便要格外賞賜,僅士卒便是帛1-5匹。
300萬匹布,勉勉強強夠一個什么特殊狀況都不出的國家維系一年。
而今年的軍需、年例,他媽可是都沒發呢。
三十萬貫的銅錢,可以非常粗暴的換算成三十萬兩白銀。
區區三十萬兩白銀,放在動輒上百萬兩的女頻世界,這點雞毛蒜皮的銀子,不夠某位貴妃養花的。
三十萬貫銅錢能做的事情很多,但對一個國家來說,它杯水車薪。
罷了。
事到如今,看著這個爛攤子,李唯再憤怒也無濟于事。
動肝火傷身,所以還是看別人著火吧。
李唯雖然對他媽的揮霍與無能早有準備,但這不還是沒有準備周全,導致接手國庫的時候人都氣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