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加熱的豬排丼飯雖然不及新鮮現做的美味,但這味道依然是熟悉的。林商月有些機械一勺一勺將飯送到嘴里,程序化的咀嚼著,體會到了一點不需要刷鍋刷碗的便利。
不過,與參絮同居的那些日子,向來都是她做飯,參絮洗碗,也輪不到她來刷鍋刷碗。
這些生活的細節,悄無聲息的就改變了她的習慣。
-
2021年4月20日,星期五
“又是幸福的周五。
下課之后,和月一起擼了六教的三花小貓。她好乖,會主動來貼貼我的手誒!不過,還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
之前去f大找月的時候,月一路上都在給我介紹著小貓可能出現的點位,并且還能說出一些它們的名字。這種感覺真的很好玩。”
吃飽喝足之后的林商月又重新拿起了手機,開始翻閱林參絮留下的電子痕跡。
仔細想了一想,對于給參絮介紹貓貓這樣的事,自己確實是樂在其中的。雖然遇到了極個別糟糕的事,但其實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待貓貓還是非常友好。
所以,也導致了大多數大學校園里的貓貓對人類頗為信任,并不害怕人類,甚至在看到人的時候還會主動蹭蹭褲腳,撒嬌賣萌打滾這算是好事嗎?
林商月的腦海中冒出了這種奇怪的念頭,下一秒又想起了參絮的回答。
不是壞事。
乍一看團團似乎是死在了對人類毫無戒備之心,但其實錯的依然是施害者。
林商月似乎覺得,自己有一點能夠理解林參絮的困惑了。或者說,林參絮其人,其實并不是困惑,相反,她或許格外通透。
她只是不愿意再去接受了而已。
-
2021年4月13日,星期五
“期待的周五終于到來。
這節《文學鑒賞》課,講的是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
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寫霍爾頓:‘一個不成熟的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轟轟烈烈地死去,而一個成熟的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謙恭地活下去。’
霍爾頓在少年時期難以忍受這樣的世界,或許我也是。
我并不認可他所做的諸多選擇,但也并不妨礙我在故事中窺見一個被虛構的少年的叛逆,掙扎與反抗。
故事的最后,他終究還是對這樣的世界妥協了。而我,或許還沒有做好這樣的覺悟。
‘我應當如何長大?’像這樣的事,我依然沒有想好。”
其實,我也還沒有。
林商月把手機放下,伸了個懶腰,因為長久沒有活動的緣故,這一下的動作太大,似乎都能夠聽見自己渾身上下的骨頭發出“咯咯”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