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塊,已經(jīng)是沈靜姝所能接受的底價了。
但顯然女工還是覺得貴。
“十五塊,我去供銷社也能買個不錯的了。”
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攤子上東西就該是比供銷社賣的便宜。
沈靜姝當然也知道,也是因為這個,她才千辛萬苦的籌備開店。
她嘆了口氣:“同志,我做的衣服絕對不比供銷社里的差!而且你想要什么花樣我都可以改的。”
女工那幾件衣服挑來揀去的,最終還是沉吟著道:“行吧,你給我量尺碼,你在衣服兜那兒給我壓個花邊。”
沈靜姝本來想說,這個顏色壓花邊不好看,但想到十五塊錢,還是閉上了嘴。
也是奇了,有了這單生意之后,后面的顧客開始源源不斷了。
沒過多久,一個抱著舊棉襖的大娘湊過來,棉襖肘部磨破個大洞:“閨女,這能補不?多少錢?”
沈靜姝接過來看了看:“能補。用厚實的勞動布給您貼里面補,外面看不出來,結(jié)實,五毛五。”
“哎!好!好!”大娘忙不迭答應。
沈靜姝立刻從筐里拿出針線包和一塊深藍勞動布。
她就在這寒風凜冽的墻根下蹲著,膝蓋當案板,手指凍得通紅,卻異常靈活。
針線翻飛,疏密勻稱的針腳快速將厚實的補丁服帖地縫在破洞內(nèi)側(cè),外面只留下極細的痕跡。
不到十分鐘,補好了。
大娘摸著里面厚實平整的補丁,外面幾乎看不出痕跡,喜笑顏開:“手藝還挺好。”
爽快地付了錢。
冬天,天總是黑的格外快。
本來這時候沈靜姝是要回家的,偏也在這時候,人一個接一個的來。
一個年輕媳婦拿著條孩子穿小了的棉褲要改短;一個中年男人袖口磨破的舊工裝需要補一塊;又賣出一條褲子、一件小坎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