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大捷的消息,如同一陣久違的春風,吹進了死氣沉沉的京城。
養心殿內,景帝聽著密探的奏報,得知秦王安然無恙,陳平川再立不世奇功,那張長期被壓抑和病氣籠罩的臉上,終于擠出了一絲真切的笑容。
“好,好啊!陳平川,果然是曠世將才,大業的棟梁!”
他忍不住擊掌贊嘆,聲音里帶著一絲激動。
然而,這喜悅僅僅持續了片刻。
他下意識地瞥了一眼殿門外,那些看似恭敬侍立,實則如同獄卒般的太監和侍衛,嘴角的笑容瞬間凝固,化為了一抹深深的苦澀。
自從上次壽宴,他為了保下陳平川,第一次公開與母親梁太后決裂后,他的處境便愈發艱難。
梁太后對他的控制,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他的一舉一動,全都在梁黨的監視之下。
甚至不許他隨便離開后宮!
這個皇帝,名為九五之尊,實則不過是一個身份尊貴的囚徒。
他想給廬州送去嘉獎,可圣旨擬好,卻送不出宮門。
他想調動京營的兵馬,作為秦王的后援,可兵符早就被梁越以“代為保管”的名義收走。
就連他想多吃一碗燕窩粥,都會被身邊的太監以“太后懿旨,龍體為重,飲食需節制”為由攔下。
一股巨大的屈辱感,在他胸中翻涌。
為什么?
朕是天子,卻要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憑什么?
朕的忠臣良將在外浴血奮戰,朕卻連一句嘉獎都送不到他們手上!
而梁家那群國賊可以作威作福,朕這個皇帝卻要處處受制!
長久以來的壓抑,與此次廬州大捷帶來的強烈刺激,如同火星遇到了干柴,徹底點燃了景帝心中那團名為“血性”的、早已被消磨得只剩一絲火苗的火焰。
他再也受不了了!
夜深人靜,他屏退了所有下人,只秘密召見了自己唯一能夠信任的老師,當朝大學士張廷玉。
“老師,朕不想再等了。”
景帝的眼神里,燃燒著一種近乎瘋狂的光亮,那是絕望和希望交織的火焰。
張廷玉看著自己學生這副模樣,心中咯噔一下,連忙問道:“陛下,您……您這是何意?”
景帝壓低了聲音,咬牙切齒地說道:“朕要奪回屬于朕的一切!朕已經暗中聯系了御林軍統領王正,他父親曾受先帝大恩,對朕忠心耿耿。朕要效仿太祖皇帝,發動宮變!”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