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那么一瞬間的尷尬,但看到他頂著大雨,笑容燦爛地等著我,心里頓時涌起一股暖流。
走到他身邊,他趕緊把傘舉高罩住我:“可算來了,俺這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生怕你被雨淋著。來,叔背你回家!”
“不用了叔,我自己能走……”
不等我說完,他已經蹲下身:“別磨嘰了,快上來,你阿姨做了你最愛吃的胡辣湯和燒餅,再不回去都涼了!”
就這樣,我趴在李叔叔寬厚的背上,聽他用河南話哼著我聽不懂的小調,穿過雨幕,走向那個溫暖的家。
慢慢地,我開始叫他們爸爸媽媽了。
每次這么叫,張阿姨總會紅了眼眶,李叔叔則會裝作不經意地擦眼角:“啥鬼天氣啊,霧霾真大,差點迷了眼睛。”
他們雖然沒啥文化,但對我的教育卻格外重視。
家里最好的房間給了我當書房,最貴的東西是給我買的學習用品,哪怕生意再忙,也從不耽誤參加我的家長會。
高考那年,他們把面館交給了親戚打理,專心在家照顧我。
張媽研究各種“補腦”食譜,李爸則負責每天接送我去自習,風雨無阻。
“別有壓力,盡力就好,”他們常這樣安慰我,“考不上還可以再來,大不了俺們多賣幾年面!”
高考成績出來那天,我以全市第三的成績被重點大學法學院錄取。
李爸激動得在社區廣場上放了一掛長長的鞭炮,引來鄰居們的祝賀。
張媽則包了幾百個餃子,說是要讓街坊鄰居都沾沾“狀元”的喜氣。
“俺閨女要當大律師了!”
李爸驕傲地向每一個來面館的顧客宣布,臉上的笑容比正午的太陽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