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商會需要馬上在淮安落腳,得有個地址,要不然在尋常人眼里那就是夾著包袱的小商小販,實在上不了臺面。
就在陳寅跟陸沉談完后的次日,沈約就上了門,告訴陸沉看好了幾處宅院,接下來一起去看看。
二人一同坐在馬車內,看著窗外的景色漸漸駛過。
時間已經到來了四月份,樹木也都長齊了漂亮的葉子,到處都是一片勃勃生機的感覺——就連原先在淮安逗留的流民們,也都漸漸找到了安身之地,開始為了生存而奔波。
馬車很快駛入了寧安坊的一條八角巷內,與淮司衙門倒是隔著一條街道,也是整個山陽城內相對比較繁華之地。
“原先我是打算只看城南那片地方,后來也是托了鄉黨關系找到了這里,那處宅子大倒是不大,關鍵是位置號,價格還便宜。”
沈約臉上帶著幾分興奮之色,道:“聽說那里過去左近都是富貴人家,只是這家家道中落,還死了幾個人,宅子這才被拿出來典賣,許多人覺得那里的風水已經被壞了,價格就一直叫不上去,旁邊其他差不多的宅子少說得三四百兩,那片宅子只要二百兩。我就是唯獨擔心一點,咱們要做生意,風水太差怕是不行吧?”
陸沉點了點頭,道:“風水之說也是莫名之談,實在擔心就找人過來布置布置,改改風水。”
不一會功夫,馬車就抵達了那宅院門前,負責典賣的小吏也早早就站在了那里,擺出一副殷勤的模樣,倒不是這些人多么負責,而是每典出去一座宅子,他們都能拿上半成的好處費,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前來負責的小吏姓王,尋常人都叫他王鐵嘴,也是因為他在衙署里生了張利嘴,沒有他典賣不出去的房子,旁人也就這么叫。
三人當即就進了宅院,這宅邸外面看著倒是比較普通,房門也是用的普通的樟木,只是外面刷了一層桐油。
走到里面以后,外間有一排三間朝街巷的房子,到時候簡單修繕一下,就可以用來當成一心商會的門臉房子,倒也顯得開闊,再往里面走就是正院,背面坐著三間正房,兩側各有三間廂房,天井里倒是做得精致,簡單營造了山水,還種了幾棵桂花樹。
整個宅子加上后院的耳房和庫房,差不多有個十五間,看著還算開闊。
坦率來說,在山陽城內,像這樣一套宅邸只花個二百兩,確實不算貴。
“二位爺,這宅子是寧安坊八角巷的第三家,頭兩家一家是淮安分司王老爺的宅子,還有一家是錦繡坊趙掌柜的,接下來就數您這家了,后面那一片就都差點,但也是咱們淮安里有頭有臉的人物,您的招牌到時候掛這里,那是再妥當不過了。”
王鐵嘴也是一臉熱絡,恨不得今天就能敲定這樁買賣。
陸沉對隔壁什么王老爺和趙掌柜不感興趣,他只是饒有興趣地問道:“宅子之前主人家叫什么?”
“姓寧,好像也是淮安分司的一個老爺,后來不知怎么了,竟然有一天想不開跳了河,再后來朝廷就查出他的幾樁罪過,他人死了,但是事沒平,朝廷就把宅子給抄家了,據說后來莫名其妙又死了幾個哎,爺,這事啊,原本我是不該跟您說,說了咱這宅子就不好賣,但是咱也是實誠人,這些事您回頭自己打聽也能打聽到,咱還不如直接跟您講明,若是您嫌棄風水不好,咱們還可以去別的地方看看,整個山陽就沒有我老王不知道的宅子!”
王鐵嘴倒是不負一張利嘴,七七八八地就把情況說了一遍,還順帶著激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