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六國之后下令統一文字,也就是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看到的古篆體字,但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之前,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他獨特的文字
就好比燕國,同樣有著獨特文化的文字基礎,這“天地”二字我根本不認識,要不是爺爺告訴我,我還以為在墻壁上只是畫了兩個特定的符號。
看著一同進來的幾個人如癡如醉的樣子,我真的有點說不上來的感覺。爺爺和李老爺子此時最靠前,看著兩個白發蒼蒼,卻又精神抖擻的人一邊走一邊欣賞,感覺這一次還是挺有收獲的,雖然已經死了一個人。
這個大殿的擺設其實很簡單,兩旁都是并不算高的案幾,案幾后還放著一些蒲團,應該是供人們坐著的,只不過這些草編的蒲團早已經朽化,只要用手輕輕一碰就會化為齏粉。
而案幾上面放著一些金屬托盤,只不過這些托盤早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澤,一個個看上去就好像披上了一層綠色的外衣,那是青銅器經過歲月的侵蝕所特有的銹跡。
大殿的周圍佇立著八根巨大的柱子,都是那種兩個人合抱粗的木柱,柱子上沒有任何雕刻,只是用紅色的油漆刷了很多次,有的地方還有剝落,這是過于干燥引起的自然現象,不足為奇。
就在天地二字下方擺放著一個更大的案幾,這個案幾長足有五米??礃幼討撌怯靡徽麎K兒木材剖開雕琢的,上面雕刻著一些花卉和簡單的谷粒紋,案幾的兩側還雕刻著螭龍紋??瓷先ス艠愫裰亍0笌咨贤瑯訑[放著一些用來祭祀的青銅器,明顯比旁邊那些較矮的案幾上多很多。
就在案幾前面,放著一個比較大的青銅鼎,這口鼎上鑄造著螭龍紋,繁復的花紋非常漂亮,同樣有著厚重的綠銹,但卻顯得厚重異常。那是千年時間所留下的厚重的沉淀。
雖說這個鼎沒有司母戊銅鼎那么大,但相差無幾。但與司母戊銅鼎所不同的是,這個鼎是圓型的,并不是方形銅鼎,雖說在工藝上與司母戊鼎相差甚大。但這種鼎在古代那也是少有的重器,這個大鼎足可以被列為國家特級文物了。
由此看來這個大殿里應該是古代燕國為了祭祀天地所建造的。
但很多疑問也隨之而來,一般古代君王祭祀天地都是在開闊地建立高臺,就好像北京的天壇一般,君王率領著文武大臣浩浩蕩蕩的去對天地禱告,君王站在高臺上念祭文,然后焚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但這古燕國卻奇怪的很,為什么將一個祭祀天地宮殿群建在了地下?要知道。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非常神圣莊嚴,根本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將這么神圣的地方修建在地下,這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所以才會不得不將祭祀的地方從地面改為地下。
“看來傳說是真的。”李德勝老爺子背著手看著大殿的四周神情激動的說道。田教授微笑著點頭道:“是啊?!?/p>
我在一邊聽的一頭霧水,根本就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么。站在一旁的爺爺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但并沒有說什么。
這時,李德勝老爺子早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神態,看著爺爺問道:“大哥,你可知道這古燕國的傳說?”
爺爺看了看李老爺子。冷笑一聲道:“略有耳聞?!?/p>
“哦?那大哥就跟我們說說吧?!崩罾蠣斪佑弥行┨翎叺目跉庹f道。
爺爺看了看我,見我一副求知欲很強的樣子。這才咳嗽了一聲道:“傳說燕昭王之所以要建立燕下都,一個是因為要防止趙國和齊國的進攻,第二個原因就是燕昭王這個人雄才大略,聽取了謀士鄒衍的建議,在燕下都建立祭祀天地的祭天臺,想要以此來成就無上王位,不知我說的對不對呢?”
“沒錯,想不到大哥過了這么多年,還是這么博古通今啊。”李爺爺一個勁的點頭道,隨即對身邊的田教授道:“鄒衍是五行陰陽大家,對于燕昭王也是忠心耿耿,我也研讀過一些五行陰陽之術,按照書里所說,鄒衍應該是考慮到了當時的社會情況,所以才會建議燕昭王將祭祀天地的神圣之地修建在了地下,而在這地面之上有修建城池供人居住?!?/p>
李爺爺說到這兒,輕聲咳嗽了一下,看樣子是在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大家看看這里的擺設就應該知道,雖說建立在地下的祭天臺有點不合常理,但也在情理之中,從這個大殿的建設就可以看得出來,金木水火土一個都不少,所以對于鄒衍的這個大膽的想法還真是令人敬慕啊?!?/p>
爺爺聽完笑了笑道:“不管怎樣,建立這樣一個巨大的宮殿群,需要耗費的勞力和精神里肯定很大,并且當時的社會勞動力低下,想要建立這樣的一個大型工程,沒有幾年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那燕昭王為了一己之私就這么勞民傷財,說到底也只是一個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