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巧被說得有些訕訕:“知道了,吳大夫。等家里事告一段落,我就開始養(yǎng)身體!
吳大夫瞅一眼沒什么緊張情緒的喬巧,暗暗搖頭。
“既然不是來復(fù)診的,喬大嫂,你來此目的是……”
“是這樣的!”
終于說到主題,喬巧連忙坐正身體。
“吳大夫,上次您不是送我那三包藥,說熬水喝可以防洪澇后的某些疾病嗎?我想再開幾副!”
沒等吳大夫反應(yīng),她連忙補(bǔ)充:“這次我是買、買!”
她不是來占便宜的。
“一副藥熬一大鍋水,夠十多個人喝一日。連續(xù)三日,基本沒什么問題了。喬大嫂,你怎么想著還要買?”
吳大夫不解。
“我家里請了很多雇工幫我修房子,我想他們每人每天都能喝上一碗。”
喬巧頓一頓。
“當(dāng)然,如果村里人也愿意來喝,給他們也送一碗。”
控制災(zāi)后疫情,人人有責(zé)。
“喬大嫂真是考慮周到。既然是善舉,我……”
“不不不,吳大夫,您別再說送了!我有錢,能買得起,何必讓您吃虧呢?您開著這間醫(yī)館,也是為了生活,又不是行善。”
吳大夫被她說笑了,想了想自己的確施舍不了所有人,這些草藥,都是他真金白銀收來的。
再掙不到錢,招來的藥童也熬不住要跑了。
好不容易把藥童調(diào)教成自己的得力幫手,這跑了他前功盡棄。
便說:“好吧,喬大嫂,你要買多少副這種藥,我給你算便宜點!”
喬巧默默計算了下雇工人數(shù),再考慮會余家村的人,獅子大開口。
“先來個三十包吧?不夠,我下趟進(jìn)城再來買。”
“部分藥材也許不夠?”
吳大夫為難,起身招呼藥童,兩個人在藥柜后院檢查藥材數(shù)量。半晌,吳大夫報出一個數(shù)目。
“喬大嫂,只有二十五包的藥材量!”
“二五就二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