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帶女兒回爸媽家,他們給我做了一桌愛吃的。
我媽滿臉心疼,“我就說那家月子中心不好,吃的都是預制菜,思思都瘦了。”
我爸提議道:“要不你在家住一個月,我們退休了也沒事干,正好給你做飯看孩子。”
我心動,但想到唐松,搖頭拒絕他們的好意。
“住得不遠,我每天也要帶孩子散步,順便來蹭蹭飯也挺好。”
我媽嘟嘟囔囔。
“什么蹭飯呀,這里是你家,想什么時候回來吃飯就什么時候回來。”
“你才畢業一年就結婚,一眨眼就生了孩子,我們到現在還不習慣呢,有空多回家,家里房子大,你跟唐松住家里都可以。”
我泛起一抹苦笑,怕父母看出什么,故作輕松說道:“等唐松工作沒那么忙,我就帶他回來啃老。”
這話把他們逗樂了,閑聊著聊到了育兒補貼。
“國家鼓勵生育給你們補貼奶粉錢,我們作為外公外婆,也要給我們小柔補貼奶粉錢。”
說著,老爸已經把事先準備好的大紅包放在女兒的懷里。
短短一個月,我已經收到爸媽不同由頭的轉賬和紅包。
倒不是我跟唐松的經濟緊張到買不起,而是他們正好有能力,心疼我也寵愛外孫女。
感受到家人的寵愛和關心,我的心終于有了暖意。
當得知唐松主動預約育兒補貼的事,爸媽一臉欣慰。
“他工作這么忙還抽空處理這么一件小事,之前我們還擔心他不會照顧人……唉,只要他對你和孩子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