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文件很快就下來了,寧愿藝去衙門取了后辭別林捕頭,卻發現秀娘立在門口石頭獅子后面。
她還穿著守喪期間的孝服,四下張望著像是在等什么人似的。
看到寧愿藝的身影后,秀娘眼睛恍然間都亮了亮:“神醫!”她笑了笑,卻也難以掩蓋臉上的悲傷和疲憊,眼眶也熬得發紅。
秀娘將手上的木匣子打開,說道:“這是昨日我連夜回去做的一件衣裳,我是靠經驗大概比著你身材做的,希望神醫能夠收下。
”寧愿藝目光落下,她素白的指尖撫上那件靜靜躺著的碧色羅裙,材質輕軟,裙角還繡著幾株蘭草,僅用銀線勾勒,再以極淡的綠色絲線鋪色,遠看像是雨后山上掛著露珠的蘭葉。
“秀娘謝謝你,顏色很清新,我很喜歡這身衣裳。
”寧愿藝挽起耳邊的碎發,眉眼彎彎。
聽到寧愿藝的肯定,秀娘也不好意思地說道:“我想著神醫經常上山采藥,穿淺色的衣料容易辨認蛇蟲。
”聽到這話,寧愿藝心上不忍心有些觸動,盡管秀娘前半生可能都是操勞不幸運的,可是她仍然愿意用最真誠的一顆心報答他人。
寧愿藝伸手接過那衣裙,眸中寫滿了認真,她語氣溫淡:“秀娘你現在已經自由,我還是希望你不要過度沉浸于悲傷,女子也可以憑借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秀娘聽后,忍不住抹眼淚,她點了點頭道:“秀娘記住了。
”……寧愿藝出城后在四周游歷了許久,屬于是走到哪里住哪里,沒錢了就就地擺個攤出診,先是有人抱著試一下的心態來,沒想到是藥到病除,小到風寒感冒大到疑難雜癥都能看,一傳十十傳百,寧愿藝這個江湖游醫的名聲也算是小小打出去了。
后來寧愿藝偶遇一塊風水寶地,山清水秀的剛好可以讓她休養生息,于是寧愿藝一不做二不休用所賺的錢把那塊地兒盤了下來。
她每天的任務就是打掃下屋子,給大家伙看看病,然后給院子里種的蔬菜澆澆水什么的,還養了好幾只小兔子。
其實剛到這個村子的時候,村民是不相信她的,看向她的眼神也滿是懷疑——一個年輕小姑娘,能懂得什么醫術?可是寧愿藝卻愿意頂住壓力,給村口暴斃的孩子驗尸,查出他誤食毒菌的真相。
也是有次村中流感肆虐,寧愿藝在藥房煎煮了一天一夜的藥分發給村民。
可是古代村莊的醫療條件還是差到了超出寧愿藝想象,許多藥材都要翻山越嶺地去買。
曾經有一位待她極好的大娘,就因為藥材供應不及時而無疾而終。
師傅曾經教導過寧愿藝,醫道就是逆旅,不過是見一人苦,邊想解一人苦。
見一方難,便想救一方難。
寧愿藝在這里已經待了快兩年,前不久得知京城最近要召開醫術大會,據說這次大會可是云集了來自各方有名的醫者,獲勝者還有可能可以進宮面圣。
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她自然是下定決心要前往闖蕩一番。
這天,領居大娘帶著好幾斤肉上門找寧愿藝。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
寧愿藝一問,才知道鄰居大娘竟然想給他侄兒說親,說他侄兒家庭條件不錯,而且也是個大夫,正巧門當戶對。
寧愿藝聽后差點兩眼一黑,這算是哪門子的門當戶對啊!鄰居大娘還想讓寧愿藝傳授些他侄兒醫術,也去京城參加醫術大會。
還說什么她一個小姑娘家的不便拋頭露臉,還容易惹一身麻煩。
領居大娘略微有些夸張:“寧姑娘是不知道,都說京城兇險得很哩,那里的黃金聽說能蓋我們一個村!”寧愿藝雖然也覺得浮夸,但是許是聽出了鄰居大娘話里的關心,也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