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做干菜要選用稍微嫩點的,嫩的一般一個半斤左右,老一點的適合作種,一般1斤左右。
考慮到要曬的菜干,需要很多家伙來鋪,林志剛讓林父,去居委會找周主任,說明情況,協調一下,把這批干菜盡快曬出來,送往朝鮮戰場。
從家里到居委會還有一段距離,這段時間不能浪費,林志剛召集大家,先把家里的簸箕之類,可以晾曬的工具,全部找出來。
“再找找,我記得在這里啊。”
“啊,找到了。”
“快,拿出去洗。”
大院里的人一頓折騰,把家里的家伙都翻出來,院子里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事,每一個人都在忙碌。
許大媽,許大爺,許大茂負責清洗簸箕、葦席,洗干凈后,放在太陽下暴曬。易大爺,劉大爺,林解放,閻大爺負責去其他院里借板凳,一會放簸箕。
聾老太太,賈大媽和孩子們負責挑選佛手瓜有無蟲眼、損壞,好的放盆里,壞的給自家吃,放在另一個籮筐里。劉光齊,賈東旭,閻解成負責清洗好佛手瓜,放在干凈的盆里。
易大媽,林母,閻大媽,林志剛,何大清,何雨柱負責將佛手瓜切成片,3-4毫米厚,方便晾曬。因為院子里有種植箱,不方便,所以都是在各自的家,吃飯的桌子上,切瓜。
1000斤佛手瓜,大概2000個左右,除去給院里的人分的,還有600斤,1200個左右。先把做干菜的佛手瓜挑出來,剩下的才拿來給大家。
林父回來的時候,院子里正干著熱火朝天。
孩子們正坐在中院的佛手瓜藤下,比誰挑的瓜好,誰挑的瓜大,熱熱鬧鬧的。聾老太太挑瓜的時候,還要忙著給孩子們當裁判。賈大媽挑一會兒還要看看孩子們挑的,她的手還沒好,只能做些簡單。
許大茂,洗著瓜正在和何雨柱拌嘴,一個在屋里,一個在屋外。
“傻柱,你手藝學到家沒,好好切瓜。”一旁的何大清忙著切瓜,不搭理小輩們之間的事。
“你個許大茂,洗你的瓜,洗干凈點。”
整個院子都是菜刀落在菜板的聲音,偶爾有停頓,那是在給佛手瓜摳種子。借回的板凳,安在院子里,幾人又忙著把切好的佛手瓜,端出來鋪好。
“志剛啊,周主任,一會就來,他去調人手了。”
“好的,爸。一會兒周主任來了,你讓他安排一下,我們院里現在馬上就要曬不下了,要找地方曬。”林志剛說著,手上也不停。
“好的,你忙吧,我們會安排好的。”
過了一會兒,周主任來了,他去弄了些粗紗布來,還有20張葦席,弄了個板車,運過來。
周主任,看到院里已經切好的佛手瓜片,這個95號院,總能創造驚喜,現在前線正是缺少菜干的時候,在城里居住的人,對于捐愛國菜,大多有心無力。
農村即使有,也只是小部分,這年頭菜本來就種的少,適合做干菜的更少,再加上新鮮菜做成干菜,縮水后沒多少,而土地大多都拿來種糧食,糧食關乎著一家人是否能填飽肚子的關鍵,是放在首位的。
基本上干菜,都是家家戶戶專門種愛國菜,從嘴上省下來的。
經過周主任的多方協調,附近四合院的大媽們,也來幫忙,有的幫忙切瓜,有的幫忙曬,有的負責翻。干菜晾曬途中,每天要翻2-3遍。
林志剛正忙著切瓜,閻大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