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城,奉王府議事偏殿。
雖是沐休之日,但殿下急召,眾臣皆是迅速趕來,殿內氣氛肅然。
各部重臣接到緊急傳召,皆匆匆趕來。
文武分列在殿內兩側,涇渭分明。
文臣一側,以諸葛哲、霍端孝為首,其后是文載尹、陶潛、陳規等閣臣,隊伍排得滿滿當當,幾乎要站到殿門外去。
如今奉國文道昌盛,奉國大學每年都能穩定提供相當多畢業生,入職各個部門基層。
朝廷也多次送來各地官員,皆是受世家排擠的寒門學士,其中實干之才也不少。
當今的奉國已今非昔比,完全不缺治理地方的官員了。
反觀武將一側,則顯得寥落許多。
幾位在奉天輪值的年輕將領,皆是近些年從基層提拔,憑借軍功嶄露頭角的后起之秀。
倒不是奉國重文輕武,武將沒落。
畢竟李徹以武起家,在奉國軍人的地位依然崇高。
只是隨著奉國疆域急劇擴張,大批宿將如楊忠嗣、賀從龍等人皆被派往四方重鎮坐鎮。
拱衛中樞的將軍,反而多是些資歷尚淺的新銳,不能獨當一面。
不過,李徹已經在想解決辦法了。
軍校正在籌建中,李徹起名為‘奉軍講武堂’框架已經搭建得差不多了,但尚未正式招生。
待到人員來得差不多了,秋白推門進來,殿內瞬間變得落針可聞。
李徹身著常服,步履沉穩地步入殿中,在主位落座。
在王永年的帶領下,眾臣齊齊躬身行禮:
“參見殿下。”
“諸卿平身。”
李徹聲音平靜,面帶微笑:“今日沐休,本該讓諸卿好生歇息,在家陪陪夫人孩子。”
“然而,北疆有緊急軍情,不得不急召諸位議事,擾了諸卿休息,是本王之過。”
眾人皆動容,連忙拱手應道:“臣等不敢,為國分憂,乃臣等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