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算得上是技術支援中心的“老”員工了,正跟這堆小山般的舊檔案較勁。
按中心今年的清理計劃,這批早該進碎紙機或者移交檔案館的東西,堆在角落太久了。
陳主任的原話是:“孫琳,你心細,手穩,這活兒非你莫屬。清干凈,該留的留,該的毀,一絲兒差錯都不能有?!?/p>
“知道了,主任。”我當時應得干脆,現在看著這陣仗,只覺得頭皮發麻。
一本本硬皮本,一摞摞牛皮紙袋,標簽褪色的、卷邊的,記錄著北峰航空這些年的各種方方面面。
我戴上手套,深吸一口氣,開始著手清理。
清理了一上午,胳膊酸得抬不起來,就在我挪開一摞會議紀要時,角落里一個薄薄的、不起眼的硬殼文件夾露了出來。
它被壓在最底下,顏色比其他的檔案盒淺不少,看著有些年頭。
“咦?”我嘀咕一聲,彎腰把它抽出來。
封面左上角貼著張泛黃的標簽,手寫的字跡有點模糊,但還能辨認:
“雷靂項目-初期論證-草稿。保密等級:秘密。歸檔人:張工(技術部)。歸檔日期:2010915。”
秘密?草稿?2010年歸檔的?
按照北峰鐵的規矩,涉密文件,特別是項目草稿、過程文件,一旦項目定型、文件更新或者到期,必須及時銷毀或降密處理。
這個文件夾,按標簽日期,七年了!它怎么會躺在這堆“待清理”的普通舊檔案里?
我回憶了一下,這個“雷靂項目”我有點印象,早在我調入技術支援中心之前就結題了,現在用的都是升級版的技術。
這份草稿……理論上,它根本不應該還以“秘密”的狀態存在,更不該出現在這個非涉密檔案清理區!
我沒猶豫,按流程,發現異常,特別是涉及密級文件的異常,必須第一時間報告。
我拿著那個文件夾,直奔陳國強主任的辦公室。
門沒關嚴,我敲了敲,里面傳來陳主任的聲音:“進?!?/p>
我推門進去。他抬頭看我拿著個舊文件夾,神色匆匆,“孫琳?怎么了?臉色這么難看?!?/p>
我把文件夾放在他辦公桌空著的一角,指著那個標簽:“主任,我在清理庫房舊檔案,在最底下翻出來的。您看這標簽?!?/p>
陳主任“嗯?”了一聲,湊近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