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制度
會議室內。
岳飛思考一會說道:
“伍長、什長、隊正、卒帥,分別統率五人、十人、五十人、一百人,依我看,不如就以相應軍功作為晉升條件之一。”
“斬敵一首,記一軍功,五戰功可升任伍長,十戰功可升任什長”
“力量強橫者,暫時先按照蛻凡一至七重,給予一、五、十、二十、五十、一百、兩百功勛即可。”
“而一支軍隊,起碼要有兵可帶,所以晉升條件,就是兵員。”
“在軍功滿足而手下人數不足時,應當暫緩晉升。”
“曲都下轄五百人,手下即配五個卒帥輔助管理,這點先前狄相公說過,我就不獻丑了。”
“校尉一級,統率一千人,我覺得這一等級還該加一個職位。”
“輔助管理后勤。”
“千人軍隊是一個門檻,當有后勤軍官保障后勤,飛以為,當在這一級設立軍司馬,作為軍隊后勤官的稱呼。”
“諸位覺得如何?”
“我覺得可以,鵬舉不愧是做過元帥的人,先前只是定下尋常征戰將士的職位,忘記后勤這一說。”高敖曹很贊同。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一支軍隊不可能沒有一個后勤官。
而后勤官多數居于后方,少有征戰時機。
是該設立一個聽起來就知道是后勤官的職位。
趙旭東亦是點頭道:“雖然未來我們可能會發展出空間裝備,但相應的糧草官還是要有,我贊同岳元帥的意見。”
“不過糧草官就設立這一個職位嗎?”
“我覺得,糧草官的職位可以再設立一個,就是在隊正一級,設立一個都伯分管五十人士卒吃食。”
“軍司馬,可以下設兩個副手,為副軍司馬,與曲都同級,管制五百人糧草。”
“再往上,就可不用分了,免得稱呼混亂,制度繁雜。”李白羊憑借自身天賦,對于古代軍隊體系也有一定的了解。
此時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趙旭東想了想,道:“都伯、副軍司馬、軍司馬,為軍隊里面的糧草官職位嗎?”
“我且記下,等會讓學弟看看合不合適。”
李白羊接著發言說道:
“合理統率千人,是身為軍隊將領最基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