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的這個計謀,旨在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中山國之所以難打,地勢險峻,軍民團結只是一方面
真正的核心要素,是有有能力的將領在。
只要把這個“釘子”給拔了,其實地利方面的優勢,并不占主導作用!
打仗,關鍵還是要看人的因素!
中山國君剝了狐堰的皮以后,帶來了一系列極其負面的影響!
首先就是大失人心!
中山國之前之所以‘難啃’,上下團結,軍民一心是關鍵!
現在忠心耿耿的狐堰被剝了皮,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怎么能不讓那些忠良們寒心?
連狐堰這等忠臣都難逃一死,自己還在這兒當什么“孝子賢孫”,一個個也都開始謀求出路了。
而那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聽說狐堰這樣的柱國忠臣都里通外國,背叛了中山南,他們更是產生了信仰上的動搖認為中山國完了!
以后再也沒有人能保護他們了。
所有的臣民都在考慮退路
甚至有些老百姓,甚至邊軍,都偷偷的連夜逃跑,逃亡到燕國去。
這個時代,國家之間的人口流動還是比較開放的,沒有那么嚴格的‘戶籍制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江明在逃到燕國之后,才能很快的落戶安家。
人是他讓慕容烈按照自己留在顧郡大營了3d地形沙盤演示地圖上找到陘關的水源,將水路切斷,只圍不攻,活活的渴死他們!
從上一次獨孤燕被困,然后慕容烈逆勢殺出這件事上,江明看出了慕容烈的“軍事才能”潛質。
小伙子雖然比較氣盛,被獨孤燕煽動著犯了輕敵的大錯,但能及時的懸崖勒馬。
說明,他還是很有大的名將的培養空間的!
所以,這第二次陘關之戰,江明就下令,將所有殘部人馬,統統都交給慕容烈一人指揮。
至于獨孤燕,在家里待產就好!
經過了上一次的慘敗,拓跋部的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了數千人。
加上慕容烈麾下的4萬多人,總兵力只有4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