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逸之稍一停頓,目光掠過眾臣,最后居然直接停在了陸衍身上。
“如今虎符在攝政王之手,天下皆知,可嚴相卻說‘三軍認符不認人’……”青年的聲音陡然轉利,“敢問嚴相,您到底想讓人認的是符,還是攝政王?還是你借此機會,挑撥陛下與攝政王的君臣關系?”嚴琢面色微變,眼神飛快地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恢復鎮定。
“蘇大人言辭犀利,不過是在無端揣測,虎符與天子自然一體,只是如今局勢復雜,臣也是為保社稷安穩,至于挑撥更是無稽之談。
”蘇逸之目光如炬,緊追不放,“嚴相既如此說,那為何要模糊概念?嚴大人說如今局勢復雜,在臣看來卻并非如此。
”因為最復雜的不在局勢,而在人心。
嚴琢還未作答,陸衍低笑一聲,不慌不忙撣了撣袖口,似在拂落灰塵,他怎么聽不出來蘇逸之明里暗里都在指責他。
“蘇大人,朝堂之上,還是莫要做無端的口舌之爭。
”蘇逸之含笑,拱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臣既為陛下執筆,便不容筆墨之外有雜音。
”陸衍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話雖是對蘇逸之說的,眼睛卻是直直地望向沈昭。
“雜音?陛下也覺得,臣的話是雜音?”沈昭指尖在龍椅扶手上輕敲,然后輕輕揉了揉微微泛疼的額角,“夠了。
”金鐘三疊,她起身,眉宇間的疲憊藏的很深,“朕乏了,今日朝議到此,退朝。
”百官山呼未畢,她已拂袖而去,轉身往內殿走,“蘇愛卿,隨朕來。
”蘇逸之垂眸拱手,“臣遵旨。
”陸衍唇角一挑,竟也抬步跟上,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仿佛那句“隨朕來”同樣召了他。
御書房內,沉香初燃,青煙緩緩升起。
蘇逸之甫一踏入,身后絳紫衣擺亦隨之而入,陸衍一路不緊不慢,仿佛只是順路賞花。
沈昭回身,眉梢輕挑,鳳眼里藏著煩躁與探究,“攝政王不請自來,所為何事?”陸衍拱手,笑意慵懶,“臣來領罰,然后授課。
”沈昭態度很直接,“出去。
”陸衍沒動,像是那句“出去”不是對他說的一樣。
沈昭深吸一口氣,再次沉聲,“朕讓你出去。
”陸衍還是抱臂沒動,面上平靜,指尖卻慢慢敲著袖上的暗紋,“陛下和蘇大人談什么,總歸繞不開臣,為何要讓臣出去?”是蘇逸之溫聲打破了僵持,如和風細雨,與陸衍的咄咄逼人形成極強的對比。
“既然攝政王說‘繞不開’,想留下也無妨。
臣今日是要與陛下商討歲末的朝貢。
”陸衍瞇起眼睛,打量一番身形挺拔的蘇逸之,似笑非笑,“若本王沒記錯,蘇大人是翰林院學士,怎么還管上這朝貢一事了?”陸衍此刻用的自稱是“本王”,這是明晃晃地用身份在壓人。
但蘇逸之神色不變,仍舊笑得溫和,“攝政王所言極是,臣確實有逾矩之處。
”“但為陛下分憂是每個臣子的分內之事,攝政王不如像早朝時說的那樣,不與臣逞口舌之爭。
”陸衍怎么會聽不出來,這句四兩撥千斤說他寬于律己嚴于律人的指責,當即便是冷笑一聲。
“朝貢是在歲末,如今還未到夏日,蘇大人是真的這般著急于陛下商議,還是情急之下隨便找了個借口敷衍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