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仍然愛我們。
葉沉溪不知道這句話作者具體想表達的是什么,但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
很多東西感覺到了就好。
他很喜歡這幅作品,他的第一感覺就是,就是這個人了。
他點開作者頭像,是一只貓,但id叫楊舒,看起來似乎是作者真名的樣子,是女作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頭像旁有一個綠點,表示作者正在線中,葉沉溪當即發了一條站內信過去:“你好,我是游戲制作人pasca,青魚網絡的產品總監,制作過《永恒之戰》和《永恒》,我很喜歡你那幅作品《失落的世界》,想和你聊一聊,請回復我。”
如果是女作者也許會有覺得自己是無聊騷擾的可能性,所以他直接坦誠了自己的身份,這樣被誤會的幾率會小一些。
講道理,他自己也不喜歡那種“你好,在嗎?”起頭的交流,特墨跡,有事兒說事兒啊,很多時候別人找他這樣聊他都想回復一句“不在。”
何況搞藝術的喜怒無常的可能性還更大。
等了好一會兒,他都開始懷疑是不是網站信息刷新有延遲,其實對方早已經下線的時候,終于等來了一句:“葉沉溪?”
難不成認識自己?
“我們認識?”葉沉溪回話過去,然后在腦海中搜尋自己之前可能合作過的女畫師,不會是里程碑的員工吧?應該不會,里程碑里誰敢直呼自己名字。
“不認識,我剛去擺渡搜索了pasca,搜到的。”
果然。
“你的名字是叫楊舒嗎?我可以稱呼你楊先生還是楊小姐呢?”
“你就叫我楊舒吧。”
“好的……楊舒,是這樣的,我現在有一個游戲項目,是關于核冬天后的廢土世界,末世題材,目前正在尋找適合這種題材的原畫美術,場景表現是主要工作量,人物次要。我看了你的《失落的世界》覺得你非常適合這個項目,所以想邀請你加入青魚網絡。”
“啊,那是我年初畫的一張。”
葉沉溪又打了段字過去:“你現在是從事什么職業呢?”
“我是學生。”楊舒回答。
葉沉溪覺得這網站在線聊天功能實在做得有夠麻煩:“你有任何社交軟件帳號嗎?或者電話號碼也可以。”
對方猶豫了半天,比較謹慎地發過來一串qq號,還挺有防范意識,知道電話號碼不能隨便給。
葉沉溪立馬加上了楊舒,連qq名也叫楊舒,資料信息直接顯示了,性別:女,學校:中國傳媒大學。
原來是傳媒大學的學生,葉沉溪知道傳媒大學的數字藝術專業應該是排在國內前列的。
“請問你的專業是?”
“數字藝術媒體。”
再次果然。
“你現在大幾?”
“大四。”
“正在實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