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楚桑寧欣慰的是,郡府很快貼出告示,大力倡導百姓勤洗手,重清潔,并將凝香皂作為預防疫病的重要手段加以宣傳。
凝香皂在嘉林郡的名聲愈發響亮,不再是富貴人家的專享,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嘉林郡的街巷,經歷了瘟疫的摧殘后,正一點點恢復生機。
一日,作坊里格外忙碌。
郡府采買司的幾名吏員奉魏明遠之命前來,一是查看作坊規模與產出,二是商討首批官倉采購事宜。
楚桑寧親自陪同,細致講解每一道工序。
吏員們看著井然有序的場地,用料講究的油脂與花草香料,頻頻點頭,頗為認可。
“楚姑娘。”為首的吏員翻看著手中的采購文書,很是客氣地說道:“郡守大人有令,為備不時之需,官倉需常備凝香皂以作防疫賑濟之用。
這第一批的數量不小,且要求一月內分兩批交付,不知姑娘這作坊能否按期供應?”
楚桑寧心中飛快盤算著目前的原料儲備、人手和產能。
這訂單是機遇也是挑戰。
她臉上綻開從容的笑意,“大人放心,桑寧定當竭盡全力,按期按質完成官倉所需,只是……”
她略作停頓,顯出幾分恰到好處的為難。
“姑娘有何難處,但說無妨。”吏員問道。
“實不相瞞,”楚桑寧坦誠道,“如今作坊規模雖已擴大,但官倉所需數量巨大,若要確保如期交付,還需再添置幾口大灶。
同時油脂和香料等原料的采購也需同步跟上,這采買周轉的銀錢,眼下便有些吃緊。”
吏員們相視一眼,為首的沉吟片刻,道:“姑娘所言在理,郡守大人臨行前亦有交代,若姑娘在周轉上有困難,可憑此文書,先預支三成貨款,以便姑娘采買物料,確保官皂供應無虞。”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一份蓋有郡守府印鑒的文書遞了過來。
楚桑寧心頭一熱,鄭重接過文書。
這不僅是雪中送炭,更是魏郡守對她莫大的信任與支持。
“多謝大人體恤,桑寧代作坊所有工人,謝過郡守大人恩典!”
她深深一禮。
送走吏員,楚桑寧立刻著手安排。
預支的貨款解了燃眉之急,她親自帶人去市集采買上好的油脂和幾口急需的大鐵鍋,又叮囑負責熬煮堿液的老師傅務必盯緊火候,保證品質如一。
作坊內更是一派熱火朝天,工人們聽聞是給官倉做皂,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手上動作又快又穩。
就在楚桑寧忙著清點新到的原料時,魏書漫腳步匆匆地尋了過來,臉上帶著一絲憂色。
“桑寧。”
她將楚桑寧拉到一旁僻靜處,低聲道,“方才我和阿慈去給漱玉坊送貨,聽那掌柜的閑聊,說這幾日市面上似乎冒出了些仿咱們的皂,也打著什么‘香皂’的名頭,價錢卻便宜不少,只是氣味刺鼻,用起來也粗糙得很。”
楚桑寧聞言,眉頭微蹙。
凝香皂的名聲鵲起,引來模仿者并不意外。
“可知是哪家在仿制?”
魏書漫搖搖頭,“那掌柜的也說不清,只說是在集市角落或走街串巷的貨郎擔子上見過,桑寧,這會不會影響咱們的生意?尤其是那些貪圖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