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結束后,底下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盡管講話非常的簡短,可能聽到這個領導講話已經是他們的榮幸了,有的人這一輩子可能連見領導一面的資格都沒有。
包括阮玉在內也是一樣,她上一世見到這個領導還是在電視里面,沒有想到能見到真人。
等到領導下臺后許久,掌聲還都在繼續。
下面就是主持人上臺來將交流大會的流程跟所有人說一遍。
開始的環節就是農業總局領導發表講話,后面由農業總局的領導開始抽簽,抽出二十名幸運者上臺發表講話,連帶著分享他們所在地的農業成績。
再往下,就是根據所有參加交流會的地區產量,進行排名和評比,選出年度產量增加最高的地方,頒發獎項。
最后就是結束的各自交流環節了。
聽完整個流程之后,阮玉反倒是有些失望起來。
上千人的交流會,最后卻只選出二十名進行演講,這概率也太低了,選到她的機會幾乎是千分之一的概率。
不過心里雖然這樣想著,還是抱著一絲希望,覺得還有可能會選到自己的。
農業局的領導講話就沒有那位大領導說的那樣快,他們講話的內容比較長,大概過了一個小時以后,主持人才搬出來一個很大的紅色抽簽箱。
“接下來,我們看看誰是這次的幸運兒。”
伴隨著主持人的話音落下后,臺上的農業局領導已經將手伸進了箱子中,開始抽取第一個上臺講話的代表隊。
第一個被抽上臺的,是南方的一個農業大縣,來的是兩個四五十歲的男人,他們顯然對這種場合早都駕輕就熟了,上臺后便侃侃而談,說話大方,經驗也非常豐富,直接給后面演講的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
阮玉很認真地聽著他們的分享,一邊聽,還一邊用筆記錄。
這種機會是十分難得的,能從他們的身上汲取經驗,也是非常少有的學習機會,阮玉就算以后不當大荒的農場的場部領導,對她來說也是經驗。
每個隊伍至于十分鐘的講話機會,所以抽簽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第十六個隊伍,只剩下四個隊伍,所有的名額算是都用完了。
阮玉倒還好,她帶來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今天所記錄的東西。
上去講話的都是經驗老道的地方領導,不管是措辭還是講話的方式,都值得阮玉去學習,她也在聽演講的時候,將一些比較好的措辭都記錄了下來,就算是這次用不上,以后說不定還有機會能用上。
她這邊學習得津津樂道,完全不覺得枯燥,而坐在她身邊的技術型人才梅亞琴,卻是早就已經坐不住了,已經不知道多少次朝阮玉手腕上的表看。
梅亞琴以前也參加過演講,但是那是國外的技術型交流會演講,上來就是直奔主題,不像是現在,演講的內容其實真正的技術講得很少,誰家不藏著點?
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東西,她聽的十分乏味,時不時的還會跟阮玉發兩句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