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素商的《神探伊利亞》被賣出去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傳開后,大家伙就都期待著成品。
米沙和彼得先生那個導演侄子是認識的,還特意問那邊可不可以參觀片場,誰知那邊直接回說已經拍完了。
米沙干脆直接上人家家里,對正在剪輯的導演先生說“那你可不能把秋卡的片子給剪壞了?!?/p>
導演瘸著腿,苦著臉“放心,我比你還緊張這影片的質量呢?!?/p>
米沙關心“你腿怎么了?怎么傷成這樣?”
導演“別提了,拍攝的時候被驢踢的?!?/p>
不同題材的電影有不同的拍攝難度,《神探伊利亞》雖然也不乏反派與正方的追逐戰,但大致還是文戲為主,屬于拍起來比較容易的,好死不死就在于秋卡往這個故事里放了一頭驢!
一頭智商賊高、總在關鍵時刻拱反派一下、日常搞笑擔當的神驢!
拍動物戲的難度大家都懂,何況現在還是電影才開始發展沒多久的時代,導演索科維奇先生為此險些撓破腦袋,每天最大的苦惱就是不知道今天的胡蘿卜夠不夠誘惑著那頭驢把戲好好拍完。
秋卡甚至在書里寫過這頭驢在反派面前裝死的情節,索科維奇雖對動物保護的概念不甚了解,但那頭驢是他從農民兄弟那里借過來的,將來總要好好地還回去,是以他在拍攝過程中甚至連打都沒打過驢子演員一次。
等張素商得知他硬是靠食物誘惑的方式拍完電影時,都不得不感嘆一句“導演真是個善良又有原則的人。”
這話被米沙傳到了索科維奇那里,他又托米沙帶了句話給張素商。
“那是,我可是黨員?!?/p>
張素商還能說什么呢,只能點了個贊。
然而世界也不全是美好的,此時有聲電影在太多人看來都是陌生的東西了,俄國這邊的電影業也沒有美國發達,那邊早就有了卓別林等默片大師,他們這邊很多東西才剛起步,張素商還記得自己去年看了葛麗泰嘉寶的《激流》,周身的觀眾都驚艷不已,唯有他除了感嘆女演員的美貌和演技,就只剩對默片的不適應。
但在有聲電影誕生的初期,大眾的質疑也是必然的,針對秋卡的言論更是復雜,有人擔心菜鳥導演把他的故事拍砸了,還有的人則認為這個中國人寫的故事并不適合登上大銀幕。
一群人議論紛紛,張素商卻保持了極為淡定的心態,他告訴自己,哪怕是后世網絡上人盡皆知的大i,也有被拍毀的時候,職業劇變愛情偶像劇的例子難道還少?
他自己說到底也不過是才進入寫作界沒多久的新人,雖僥幸借著百年后的思想在的世界里有了一席之地,但不可自傲,電影的質量好自然值得高興,不好也要想得開。
他手頭還有價值更高的《女飛行員》沒賣呢。
啥?為啥覺得影視行業不靠譜還把版權賣出去?
張素商當然是為了錢啦!
好在導演是個品格值得信賴的好人,做事兢兢業業到被驢踢了還在加班剪片,張素商對他有信心。
電影即將首映前,索科維奇先生邀請張素商去看了成片,不大的播放室里坐滿了工作人員。
主演是個金發藍眼的英俊小伙,一笑就帶出種只能用憨憨形容的氣質,完美符合了張素商提出了的選角要求,其他的角色更是如同從書里走出來一般。
說句不好意思的,張素商寫的時候喜歡從熟人身上取材,《神探伊利亞》里面好幾個角色都是他穿越前認識的叔叔伯伯,雖然他們年輕的模樣,他自己也只在照片和視頻里看過,但如今很有種他們都活了的既視感。
導演選角是認真的,對于原著是尊重的。
索科維奇先生還說“我是第一次拍攝有聲電影,秋卡先生愿意將故事交給我拍,是我的榮幸,為此,我愿意付出所有努力來完成這部作品?!?/p>
他露出一抹笑“雖然這部電影定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秋卡先生,我向您保證,您只要看完,就會發現它是那種凝聚了心血的作品,至少在誠意方面,我沒有讓你失望?!?/p>
作為生活在50年代的30后,張素商兩輩子頭一次在電影行業看到這么誠懇的活人……主要是他上輩子能接觸到的也就國內的電影人,大部分是想找他爸爸買版權拍他的故事的,但爸爸認為他的故事不好拍,技術替身都不好找,便干脆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