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鄭公子的銀票,唐禹哲心情大好,回去就給工人們發(fā)了賞錢,還給放了假。
工人們大喜,都覺得這幾天的辛苦值了。
畢竟唐禹哲給的賞錢,可是他們一個月的工錢。
晚上侯爺那邊又派人來請,說是有宴席,唐禹哲已經(jīng)疲于應(yīng)付了,畢竟每次去也沒什么實質(zhì)上的好處,還反而經(jīng)常被人拿出來取樂,他便想拒了。
可丫鬟說今晚來了貴客,侯爺讓一定要請他去。
“什么貴客?”
“聽說是鄂州來的一個郡丞!”
郡城就是太守的副手,協(xié)助太守處理境內(nèi)日常行政事務(wù),倘若太守缺位,大多由郡丞暫代其職。
雖是副手,不過卻可以決定一個小縣令的生死。
唐禹哲只得去了,剛進廳里,便看見一個身材瘦削,個子矮小,一臉精明的中年男人坐在安平侯的身邊。
唐禹哲的第一感覺是,此人定有過人之處,否則就這形象,能跟在太守身邊?
唐禹哲跟兩人見禮,安平侯笑著給唐禹哲介紹:“這位是郡丞涂大人,負責整個鄂州各地官員的升遷,你如今有緣結(jié)識涂大人,以后有你的好處。”
在北夏國,像安平侯這樣世襲罔替的侯爺是不能在朝為官的,卻可以做個閑散王爺,在封地上富貴一生。
若想要做官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去打仗立下戰(zhàn)功。
可唐禹哲若是做了安平侯的女婿,卻能夠通過舉孝廉入仕。
安平侯如今故意安排了這么一出,想必是有意讓他入朝為官了。
有個這么能干的女婿,又在朝為官,對于他來說只有好處。
唐禹哲連連行禮:“在下腦子愚笨,以后還請大人多多指教。”
涂大人笑道:“唐公子太謙虛了,在下跟侯爺是老交情了,咱們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客氣。”
“對了,你可是孝廉?”
孝廉是古時科舉制度成熟前的一種重要選官科目,也是察舉制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主要用于選拔品行端正,有才能的人進入仕途。
大多由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考察推薦符合標準的人才,經(jīng)過中央審核后便會任命官職。
唐禹哲之前不過是個清水村的普通村民,哪里夠得著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