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猛給他們提供了思路,然后三人就在宮里研討該怎么著手。
“首先,這官宦人家免稅的事情要改一下了。”杜猛提議道。
“可是出仕免稅,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了,要時是直接取消了,只怕那些老大人不能同意。”竇承宣嘆道。
“哈,你先前還打算讓他們的田地全充公呢,現在又擔心起這個來了。”杜猛笑了起來。
“我的建議,是就按照官職品階,實施一定數量的免稅田。比如九品的免稅一百畝,八品的二百畝,七品三百畝,到了二品尚書就五千或者一萬畝的免稅田,其余的就要納稅了。而且這事情,還得從宗室這邊先著手。”
宗室都是兼并土地的大戶,有些宗室直接就是幾十萬畝地,有時候一個縣的土地都是他家的。
比如遼王!
對,就是杜猛自己,他在鎮海的土地就不止一萬畝。不過杜猛在鎮海的地是全部交稅的,只有遼東那一片才不交稅。
畢竟那一塊已經不在王朝的實際控制范圍之內,他們管不著。
竇家父子跟杜猛商量起來容易,跟宗室那邊商量卻不是那么容易了。
商量了兩天,不但沒有商量出結果,反而有幾位老親王差點就給氣死了。
“我要去祖陵上哭祖宗去!”他們沒辦法跟竇家父子辯駁,就直接倒地上大哭著喊列祖列宗。
竇佑維這次是鐵了心要辦成這個事。
至于杜猛說的海關收稅的問題,他們沒有海軍,就只能指望鎮海那邊的水師成型后,由他來主導了。
這個杜猛也已經想好,準備回頭讓竇承志負責。
這個成本可以由鎮海海軍先行承擔,所產生費用由鎮海方面從收取的賦稅里支取。
待若干年后虞國海軍成型之后,便由他們進行接管,而鎮海方向就可以退出。
這個是個慢活,竇家父子不急也急不起來。
但眼前這個定免稅田的方案,他們是一定要推行了。
竇承宣已經拿了吏部的官員名單以及宗室的花名冊,就按照一品大員一萬畝這個系列的標準來算,他們就已經占去三千多萬畝的土地。
占實際土地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如今他們所占據的土地,基本上已經超過全部土地的一半。
竇承宣就從戶部拿出來的冊子,在把一百年前的土地冊子拿出來一對比,給這些人瞧了一瞧。
“一百年前,咱們開國之初,所有的賜田和官宦人家的免稅,不過占所有的地的一成。而如今,已經占了五成以上。這就說明一年的賦稅,已經連開國的五成也不到了。
就因為沒錢,去年的流民暴動都不敢出動大軍去鎮壓。就這樣,去年還出了三百萬的虧空。
再鬧上這么幾回,咱們可就連軍餉也發不起了。到時候流民作亂,邊軍造反,我們父子自然不用說,一定是逃不過這一刀的。但你們作為竇家人,難不成就能躲得過去?”
這話一說,那些鬧哄哄的宗室開始安靜下來。
去年農變的時候,封地位于西北的興王,寧夏王就沒逃過,全府被攻破滅了門。
就算到了現在,逃到巴蜀的流民都沒有被完全剿滅,還在幾個縣之間流竄。而且因為這事,那一帶的土匪流寇劇增,搞得當地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