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埠貴適時舉手示意:“鄭主任,我是閻埠貴,這兒便是我家。”
鄭主任微微頷首:“我知道你,閻老師,聽說你為人不錯。”
鄭主任的贊許,讓閻埠貴心中頗為得意。
李建設接著說道:“閻老師家有六口人,除他與妻子外,還有三子一女,女兒剛滿周歲,長子已十八歲,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但他們一家六口,僅住在這兩間房里。”
“正屋稍大些,住著閻老師夫婦及小兒子、小女兒。”
“側室不足八平米,卻擠著兩個兒子。”
“目前看似尚不擁擠,但兩年后,長子若成婚甚至添丁,這一家八口將如何在這兩間房內生活?”
“他想申請換間大點的房子,不過分吧?”
鄭主任再次點頭:“不過分。”
盡管街道房屋緊張,但一家六口擠在一間半房里,條件確實艱苦。
“旁邊這間,住著馮二曼一家四口。”
“她丈夫戰亂時去世,獨自撫養三個孩子,擠在這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間里。”
“長子十四歲,次女也將進入發育期,一家四口同睡一炕,諸多不便。”
“您認為,她有資格申請換間大房子嗎?”
鄭主任深吸一口氣,重重點頭:
“確實,她極有資格。”
“李建設,95號院的住房問題如此嚴峻,整條街道或許都已陷入困境。”
“分房后這些年,我們未做調整,忽視了新生兒成長的問題。”
“你們院的事件,給我們街道干部敲響了警鐘。”
“回去后,我們必須深入研究住房問題。”
鄭主任的認錯態度,顯示了他的品質。
李建設見狀,神色稍緩:
“鄭主任,我們往里走吧。”
“前院住戶中,僅一戶自購房,其余五戶均租房,家家需改善。”
“但房源有限,只能逐步解決。”
“事情至此,不僅因有人搶占他人房屋權利,更因那家的住房條件本就不需額外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