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客棧的房間內,周奎就著昏黃的燭光,奮筆疾書。
他將自己在寧遠衛一天的所見所聞,毫無保留地寫了下來。從士兵昂揚的士氣,到豐盛得令人發指的伙食;從畝產千斤的玉米,到削鐵如泥的麒麟刀;從神奇的青貯飼料,到那座能點石成金的高爐……
他寫得極為詳細,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因為他知道,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可能對京城的決策,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寫完信,他小心翼翼地用火漆封好,貼身藏起。做完這一切,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內心依舊無法平靜。
李睿的身影,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那個年輕人的沉穩、睿智、胸襟和那份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都給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一早,周奎便主動來到了屯田所,向李睿辭行。
“李公子,”周奎對著李睿,行了一個鄭重無比的大禮,“在下此番前來,本是為家中主人求購一些新奇種子。昨日得見公子治下之盛景,方知此行收獲,遠超預期。只是此事體大,在下不敢擅專,需即刻返回,向主人稟明一切,方能與公子商談后續合作之事。”
他這番話說得半真半假,既點明了自己背后有人,又為將來的接觸留下了余地。
李睿聞言,臉上露出了然的微笑。他知道,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眼前這個“周商”,絕非池中之物。
“既然兄臺有要事在身,在下也不便強留。”李睿十分爽快,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合作之事,不急于一時。兄臺日后若有機會再來寧遠,李睿隨時恭候。”
他看得出來,周奎對他并無惡意,反而帶著幾分敬重。對于這樣潛在的合作伙伴,李睿向來不吝于投資。
他轉身對王老三吩咐了幾句。很快,王老三便帶著幾個親兵,抬來了幾個沉甸甸的麻袋和一口木箱。
“兄臺遠道而來,總不能讓你空手而歸。”李睿指著那些東西,笑著說道,“這里有兩袋土豆,一袋玉米,都已為兄臺挑選好了,既可食用,也可留作明年的種子。”
周奎心中一喜,這正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
“另外,”李睿又拍了拍那口木箱,“箱子里,是在下親手鍛造的一柄麒麟刀,贈予兄臺防身。遼東關外,不太平,有一柄利器在身,總能多幾分安心。”
麒麟刀!
周奎大驚失色,連忙推辭:“不不不!李公子,此物太過貴重,在下萬萬不能收!”
他深知此刀的價值,這已經不是普通的禮物,而是千金難求的國之利器!
“兄臺不必推辭。”李睿的態度卻很堅決,“寶刀贈英雄。我看兄臺太陽穴高高鼓起,氣息綿長,必是內家高手。此刀在你手中,才不至蒙塵。況且,我與兄臺一見如故,區區一柄刀,不過是些許心意罷了。”
他頓了頓,又意有所指地補充道:“日后,若你我真有合作的機會,我希望兄臺背后的主人能明白,李睿這里,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鐵器’。”
周奎聞言,心中劇震。他知道,李睿這是在通過幕后的人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我,李睿,有你們需要的東西,而且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