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大獎公布時間是十分靈活的,當胡思睿所在的邁阿密熱火和納什所在的菲尼克斯太陽成功晉級后,聯(lián)盟官方將vp和最佳陣容的公布時間定在了湖人火箭搶七大戰(zhàn)之前一天。
如果有一支球隊打到了搶七大戰(zhàn),或許這個公布時間會拖到下一輪系列賽。
距離vp公布的時間越來越近,雙方媒體的輿論戰(zhàn)也越來越激烈,他們已經(jīng)從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扯到了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的層面:
紐約時報就做了一次投票調(diào)查:如果胡思睿和納什互換球隊,誰能做的更好?
有42%的投票美國球迷選擇了納什,因為他們認為熱火隊的陣容太好了,而胡思睿的火力在熱火屬于過剩的那部分,如果有了納什會更好,他能為熱火提供更流暢的比賽體驗;而少了納什多了胡思睿的太陽,雖然進季后賽沒問題,但是絕對拿不下60勝。
而另外58%的球迷認為胡思睿會做的更好,納什薄弱的防守和胡思睿幾乎沒法比,更何況胡思睿的關(guān)鍵球能力要比納什強硬的多。
湖人隊那失敗的兩個賽季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奧尼爾并非是不可限制的。
如果熱火的奧尼爾被限制住了,你能指望納什能夠如同胡思睿和科比一樣站出來嗎?
顯然不能。
胡思睿本人對這種口水戰(zhàn)則是一笑而過,畢竟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代替納什加盟了菲尼克斯,那么太陽隊大概率連季后賽都進不了。
為什么?因為他和斯塔德邁爾那個夯貨一定會干起來。
球隊兩個核心都干起來的結(jié)果是什么?洛杉磯湖人給出了答案。
而媒體最后給出的模擬中,胡思睿會以62%的概率獲得vp的獎杯,而排在第二的納什只有31%,剛好是他的一半,剩下的7%被鯊魚和石佛瓜分掉了。
胡思睿十分清楚,媒體的模擬并非是自娛自樂,而是對于最后的vp投票的重要風向標,他們的排名會影響投票人的選擇。
在那些毫無懸念擁有壓倒性優(yōu)勢的賽季里,媒體的模擬選擇可能并不重要;可若是放到一個競爭激烈充滿懸念的賽季,媒體的喜好將會決定誰獲得vp。
其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1989-90賽季,三大vp熱門的得票率分別是“魔術(shù)師”埃爾文·約翰遜的26、“飛豬”查爾斯·巴克利的25和“飛人”邁克爾·喬丹的23。
這三人的票數(shù)幾乎大差不差,競爭十分激烈,給誰幾乎都有可能。
而無論是從造星的角度,還是從對各自球隊的提升程度來看,喬丹和巴克利都比魔術(shù)師更值得獲得這座vp獎杯,他們更年輕,是“魔鳥”之后的接班人。
但是以后來人的角度,我們都知道,vp最后還是給到了魔術(shù)師約翰遜。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這個健談的家伙和媒體們的關(guān)系更好,而另外的那兩個家伙就沒有這方面的加成。
現(xiàn)如今,胡思睿身上的年齡、國籍、人種、戰(zhàn)績以及數(shù)據(jù)都能帶來極大的噱頭,而他本人也與大部分媒體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他從來不會在賽后因為情緒而拒絕采訪或者“nextestion”,這是一個加分項。
當然,還有一個隱藏的助力就是胡思睿背后的耐克公司,他們自然知道到底是納什獲得vp能為他們帶來的商業(yè)價值更高,還是胡思睿帶來的價值更高。
作為nba的大金主之一,nike在這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決定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