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隊在第二節依舊讓漢密爾頓、普林斯和大本留在了場上,僅僅換上了來自波多黎各的控衛卡洛斯·阿羅約和大前鋒安東尼奧·麥克戴斯。
前者是從爵士隊交易過來的,自從鹽湖城名宿約翰·斯托克頓退役之后,組織球隊的任務就落在了阿羅約和勞爾·洛佩茲的肩上。
整個賽季里,阿羅約與洛佩茲分享著上場時間,同時他還必須與踝傷作斗爭。然而,他在首發控衛的位置上仍然交出了場均128分,74助攻的出色答卷。
并且在剛剛結束的雅典奧運會中,他率領的波多黎各可是擊敗了美國的夢六隊,這為他增色不少。
不過阿羅約回到nba后的表現越來越爛,來到活塞隊后他以376%的投籃命中率、83%的三分命中率得到54分32助攻,效率十分低下。
這種轉變很容易理解,首先是三分線的擴大使得阿羅約的外線投籃看起來沒有在fiba中那么精準,他在nba里的三分水平一直不佳。
其次,當下的聯盟中大部分都是用的人盯人防守,在進攻中阿羅約受到對手貼身緊逼時,本身不以速度和身體見長的他想要擺脫防守比較困難。
而在防守體系下,這種缺點被進一步放大。
或許在聯防中,他作為領防的能很好的擋在弧頂區域,協防時的轉移也比較迅速;但在打盯人的時候,他的身體和腳步都是短板,撞不動、跟不上,變成全隊防守的拖累。
更何況這家伙本身的性格特點也使得他難以很好的融入球隊。
在爵士的時候,老帥斯隆對他的調教和使用不可謂不好,但唯獨有一點,不讓阿羅約在場上自由發揮,做一些即興的動作,這點讓后者很難接受,兩人也因此產生了矛盾。阿羅約甚至在場上和斯隆對吼,讓他閉嘴。
這最終導致他被逐漸打入冷宮,讓到處撿破爛的活塞隊接盤了。
但是來到拉里·布朗的手下后,他的脾氣仍然沒有多少改變:在場上面對諾維斯基的肘擊敢于還手,甚至緊接著就和丹皮爾發生沖突;在場下比賽一結束就獨自回家,美其名曰陪老婆吃飯,脫離團體。
所以這樣的情境之下,狀態下滑也是有跡可循了。
而拉里·布朗甚至讓這種人進入輪換陣容……由此可見,底特律的板凳席是真的空虛啊,強度全在首發五虎上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依舊沒有讓可憐的榜眼秀達科·米利西奇上場的意思。
這小子自從進入聯盟以來,常規賽出場次數不到70場,首發只有兩場,場均時間不足六分鐘。
季后賽的舞臺上更不用說了,雖然打了15場,是03白金一代登場最多的球員,但是出場時間也不足2分鐘。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超級選秀大年二號秀的待遇。
而此時場上的局面相當膠灼,胡思睿下場之后,被“封印已久”的漢密爾頓終于得到了表現的機會,2分鐘之內連得6分,為活塞隊追平了比分。
不過熱火隊面對對手的這一波得分潮也緩緩穩住了陣腳,雖然加里·佩頓巔峰不在,但是十幾年的職業生涯讓他的控場能力穩如泰山,組織著熱火隊的第二陣容重新“蠶食”著活塞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