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我知道很多人難以接受這種觀點,但是胡思睿確確實實已經有躋身于‘歷史最偉大’討論圈內的實力。
作為一名控衛,胡思睿在他的生涯前四年就取得了總冠軍、vp、fvp、1次一陣、1次二陣、1次三陣和2次avp、4屆全明星的幾乎所有個人榮譽積累,這讓他在大榮譽上直逼他的前輩們‘大o’羅伯特森和‘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里的籃球可以說是不同的運動,由于規則的改動和球員的進步讓籃球變得越來越專業化,比賽也越來越流暢精彩。羅素和威爾特兩位巨人構建了職業籃球的地基,他們是60代的代表人物;j博士和盧·阿辛多爾為首的籃球明星們保住了籃球的火種,aba和nba完成了合并,他們是70年代的傳承者;魔術師和大鳥讓籃球變得美妙,他們在80年代讓nba起死回生;邁克爾·喬丹和他的敵人們把nba推向了gaochao,幾乎地球上每個能接受到電視信號的國家都能聽到他們的名字,邁克爾·喬丹是90年代的統治者。
如今nba又來到了下一個十年,我們本以為沙奎爾·奧尼爾、蒂姆·鄧肯、阿倫·艾弗森和科比·布萊恩特這樣的球星會繼續前人的腳步,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是他們的比賽方式卻更像是90年代的延申,只是聯盟里缺少了邁克爾。
好在,nba迎來了胡思睿為首的國際球員們,并且他們在這個聯盟站穩了腳跟。
在情感上,我想把胡思睿和麻吉放在一個檔次。就像是我在前文提到的一樣,埃爾文·約翰遜開啟了一個美麗的籃球時代,他讓籃球變得美妙。showti時期的湖人隊把比賽變成了藝術,而如今的胡思睿和他的熱火也在這樣做,他們正在嘗試將聯盟變得快節奏、富有攻擊性,大衛·斯特恩也在成全這樣的變化,我們的觀眾也對這樣新奇的比賽形式產生了興趣,2006年的總決賽收視率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這是邁克爾·喬丹最后一舞后的最高峰。
如果胡思睿沒法像喬丹等前輩那樣開辟一個時代,而只是作為一種快消品一閃而過,那么遭受打擊的不僅僅是01-02賽季上座數聯盟墊底的邁阿密熱火隊,整個nba都會受到嚴重沖擊;反之,胡思睿展現出來的極佳表現讓扎根于美國本土的nba成功走向了世界,就像是他們在球場上的表現一樣,nba的影響力也迎來了自己的‘浪潮時刻’(請允許我盜用一下里德先生的解說詞)。
nba遠沒有橄欖球那么受歡迎,在美國人的意識中也沒有美職棒那么根深蒂固,它非常依賴超級巨星跨界的魅力,將nba的影響力擴張到海外。就像我在2003年的一篇《體育畫報》文章中提到的那樣——“伯恩斯體育經紀公司的ceo鮑勃·威廉姆斯表示,詹姆斯即將開啟‘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代言生涯開端,比喬丹和老虎伍茲還要好’。而盡管耐克小心翼翼地避免將詹姆斯與喬丹作比較,但負責詹姆斯相關事務的耐克高管林恩·梅里特(lynnrritt)表示,互聯網和市場營銷全球化的增長,為詹姆斯提供了‘在體育營銷史上發揮最大影響’的潛力?!倍旰蟮慕裉靵砜?,這個名字換成胡思睿也絲毫不違和。除了在美國本土外,胡思睿在世界的影響力毫無意外的超過了lbj。甚至在中國市場上,籃球之神都未必是邁克爾·喬丹。
很荒謬,但這是事實。
喬丹之所以能將nba推廣到世界范圍內,是因為他跨越了性別、種族和年齡的界限;而胡思睿能夠徹底打開海外市場,他也同樣做到了這些,并且增加了‘國籍’這一界限。我們現在應該靜下心來重新考慮,如果勒布朗·詹姆斯是美國人的“天選之子”,那么是不是胡思睿才是nba市場所需要的“天選之子”?是大衛·斯特恩先生心中的“天選之子”?
回到nba領域,追趕邁克爾·喬丹的腳步對于后人來說已經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畢竟他的6枚冠軍戒指、10次得分王和5次vp讓人可望而不可即。但是胡思睿依舊有著趕超“魔術師”成為“歷史最佳控衛”的機會,他還年輕且健康,不像是麻吉那樣生涯后期病魔纏身草草退役,并且他引領著時代。我想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成神之路”,成為控衛之神甚至新世紀代表的道路。
現在,這個22歲的年輕人站在了“成神之路”的,終點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讓他有機會躋身于“best”的討論之中。這條道路上有無數的艱難險阻,他需要擊敗同時代的超級巨星們,無論是勒布朗·詹姆斯、蒂姆·鄧肯、科比·布萊恩特還是麥迪、德克·諾維斯基以及未來的誰誰,他們都將是他“成神路上的最大阻礙”。有無數人倒在了這條路上,化作了其他人的墊腳石;但是一旦走完,便萬事皆休。
這章沒有結束,請!
奧斯卡·王爾德也曾經說過:“若諸神要懲罰我等,必先讓我等如愿以償。”
胡思睿出色的投射天賦和絕佳的球隊環境讓他能在同時代的球星之中走得如此之快,但他需要更多東西——正直的品質、明智的建議、遠見的卓識以及純粹的好運——來證明自己能走完這條成神之路。雖有云“有其始之,則已之也難”,然長路漫漫,仍需上下求索。]
……
這段文字選自最新一期《體育畫報》上杰克·麥科勒姆發表的一篇長文的結語部分,整篇文章都能看的出來是這位殿堂級籃球記者和作家的行文風格(自賣自夸這一塊)和胡吹本質。這本是應該在胡思睿生日之前發布的,但麥科勒姆選擇打磨后再發布,所以拖沓了兩個月的時間。
該文章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廣泛熱議,畢竟杰克·麥科勒姆把胡思睿抬到如此高的地位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他們認為胡思?,F在完全沒有文中所描述的美好前景,“學院派”的籃球專家們更是恨不得讓胡思睿和他那該死的三分球滾回cba。
開啟新時代?如果新時代也是大量的三分球話,那么學院派的老家伙們會瘋掉的。
不過麥科勒姆在文中有關“影響力”的那段文字發人深省,如果算上胡思睿對nba發展的貢獻,那他絕對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他會是走完“成神之路”的那個人嗎?
人們不知道,人們也不知道這場輿論風波和如此沉重的王冠是否會壓倒他。
就像麥科勒姆也不在意自己的文章把胡思睿推到風口浪尖后會不會有什么負面的影響。因為在他心里,這,也是走完“成神之路”的一部分。
(總算點題了。最早書評里有個差評問我:193身高沒系統怎么封神?我想我應該也能回答他了)
喜歡nba:我以控衛封神請大家收藏:(xiake)nba:我以控衛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