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婁曉娥的初識,如同在何雨柱沉寂的心湖投下了一顆石子,漾開圈圈漣漪。那包帶著桂花清香的糕點,被他珍而重之地收進了系統空間。煙火值再次突破一千五百點大關,新獲得的“古董鑒賞(初級)”技能,更是為他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走在六十年代初的四九城街道上,何雨柱的目光變得不同了。前世匆匆而過、視若無睹的舊貨攤、委托商店、甚至是路邊墻角被遺棄的“破爛”,在他眼中都多了一層別樣的意味。腦海中融合的初級鑒寶知識,讓他能初步感知物品的年代(百年內誤差十年左右),并對那些蘊含著歷史、藝術或特殊材質價值的物件,產生一種微弱的、如同磁石般的感應。
【物品:清末民初青花纏枝蓮紋碗(民窯普品)】
【年代:約80-100年】
【價值:低(輕微使用痕跡,存世量大)】
【物品:五十年代搪瓷臉盆(牡丹花圖案)】
【年代:約10年】
【價值:極低(日常用品)】
【物品:殘破紫檀木鎮紙(缺角)】
【年代:約120年(超出感知精度)】
【價值:中(材質稀有,工藝尚可,有修復價值)】
如同游戲里的鑒定術,信息雖模糊,卻足以讓他在浩如煙海的舊物中,篩選出值得留意的目標。何雨柱開始有意識地利用休息時間,流連于南鑼鼓巷附近的舊貨市場(當時稱“信托商店”或“舊貨調劑商店”)和一些老胡同的角落。他不急,如同一個耐心的獵手。
這天是廠休日,何雨柱換上一身更顯舊些的衣服,揣著十幾塊錢和幾斤糧票(掩人耳目),溜溜達達來到了離軋鋼廠不遠的一個規模不小的舊貨市場。市場里人頭攢動,各種舊家具、舊衣物、鍋碗瓢盆、書籍字畫雜亂地擺放著,空氣中彌漫著灰塵和陳舊物品特有的氣味。
何雨柱開啟著“鑒寶術”的被動感知,目光緩緩掃過攤位。大部分東西都如同預料,散發著代表“低價值”的灰蒙蒙氣息。偶爾有幾件年代稍久、但價值不高的民窯瓷器或普通銅器,散發著微弱的白光。
就在他走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攤位時,腳步猛地一頓!
一股比之前任何感應都要強烈數倍、帶著一絲溫潤氣息的提示,瞬間從攤位角落一個不起眼的舊竹筐里傳來!那感應,如同黑夜中的螢火蟲,清晰而獨特!
何雨柱心頭一跳,面上不動聲色,裝作隨意翻看的樣子踱了過去。攤主是個戴著老花鏡、滿臉褶子的干瘦老頭,正抱著個舊搪瓷缸子打盹。
何雨柱的目光落在竹筐里。里面堆著些破舊的書本、卷軸、缺了口的硯臺和幾個灰撲撲的瓶瓶罐罐。那股強烈的感應,源自一個被壓在幾本舊書下面、只露出半截的暗黃色卷軸!
他蹲下身,狀似隨意地翻動著筐里的雜物,最后“不經意”地將那卷軸抽了出來。
卷軸入手沉重,軸頭是普通的木頭,已經有些開裂。卷身用暗黃色的舊綾子包裹著,上面沾滿了灰塵和污漬,甚至還有幾點疑似油漬的痕跡,看起來又臟又破。
攤主老頭被驚動,抬了抬眼皮,懶洋洋地說:“看中啥了?舊字畫,五毛錢拿走。”
何雨柱沒有答話,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解開系繩,將卷軸在滿是灰塵的地面上緩緩展開。
畫面一點點呈現。
這是一幅山水畫。紙張發黃,邊緣有蟲蛀和水漬的痕跡,品相極差。構圖也顯得有些平淡,山巒疊嶂,云霧繚繞,山間點綴著幾間茅舍,一條小徑通向深處。筆法看似尋常,墨色也偏淡。落款處是幾個模糊不清的草書印章,其中一個依稀能辨出“玄…宰…”二字,另一個則完全糊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