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困局
在清除了內部隱患之后,林羽和蘇瑤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世界重建的關鍵環節——資源整合與分配上。
然而,隨著重建范圍的不斷擴大,新的難題接踵而至。
各個地區對于資源的需求呈井噴式增長。
城市需要大量的金屬材料來重建基礎設施,如橋梁、高樓大廈;農村則急需農具、化肥以及足夠的灌溉用水,以恢復農業生產。
但經過末日浩劫,全球資源分布嚴重失衡,許多重要資源的開采和運輸面臨巨大挑戰。
林羽和蘇瑤帶領著團隊四處勘探,尋找可用資源。
他們發現,一些原本儲量豐富的礦山,在末日的地質變動中被深埋地下,開采難度極大。
而僅有的幾個相對容易開采的礦點,又因交通不便,無法將開采出的礦石及時運往需要的地方。
“這樣下去不行,資源供應不上,重建工作隨時可能停滯。”
在一次緊急會議上,林羽緊鎖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
蘇瑤也面色凝重,她思考片刻后說:“我們得重新規劃資源分配方案,優先保障最關鍵的項目。
同時,加大對交通線路修復的投入,只有路通了,資源才能順利流通。”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于是,他們迅速制定了新的資源分配策略,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對重建至關重要的項目中,如醫院、學校以及主要交通干道的建設。
為了解決交通難題,林羽利用空間系統,收集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親自帶領工程隊日夜奮戰。
他們修復破損的鐵路,鋪設新的公路,在河流上架設簡易橋梁。
然而,即便如此,交通狀況的改善仍然需要時間,而資源短缺的問題卻日益嚴峻。
在一次資源盤點中,團隊發現糧食儲備即將告急。
由于前期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基礎設施重建上,對農業生產的扶持相對滯后,農作物的收成遠遠無法滿足幸存者們的需求。
“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糧食問題,將會引發大規模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