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秋意漸濃,朱雀大街兩側的槐樹葉被秋風染成金褐色。
突然,一陣風吹過,樹葉簌簌飄落,鋪成一條蜿蜒的黃金大道。
就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一隊身著異域服飾的使團,在鴻臚寺卿張寶藏的陪同下,踏著金色落葉,行走在長安城之中。
一路上,有部分長安百姓駐足觀看,但更多的長安百姓,卻是熟視無睹。
原因也很簡單。
如今的大唐,國力鼎盛,威服四海,萬國來朝,番邦使團前來長安拜見大唐天子的事,太過稀松平常了。
“咦,這不是去年來過的吐蕃人嗎?怎么今年又來長安了?”
有些長安百姓從服飾上認出了這個使團的來歷。
之所以他們還能記得吐蕃人的服飾,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記憶力還不錯,另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吐蕃使團來長安的時候,鬧出了代吐蕃之主求娶大唐公主未遂的笑話,讓不少人記憶深刻。
認出使團的身份來歷之后,不少百姓開始拿吐蕃使團打趣起來:
“吐蕃人不會又是來求娶我朝公主的吧?”
“估計是吧,去年沒有求娶成功,所以今年又來了。”
“來了也是白來,我大唐的公主金枝玉葉,可不隨便一個蠻夷小國的國主就能娶的?!?/p>
“說得是,這吐蕃也就是個偏遠地方的不入流勢力而已,怎配娶我大唐的公主?”
“……”
祿東贊這個大唐通走在長安城大街上,聽著這些長安百姓的嘲諷,心中不禁冷哼一聲,
大唐人,真是一如既往的傲慢??!
去年他。
“此事要保密,切記不能讓其他人知道?!?/p>
李世民叮囑了魏徵一句。
事以密成,言以泄敗。
在李世民看來,為了確保青稞酒計劃的成功,知道青稞酒計劃的人越少越好。
這也是他為什么會單獨召見魏徵的原因。
那么,為什么是魏徵,而不是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呢?
自然是因為他以秦天策的身份在魏徵府上見過李逸,并對李逸說過他與魏徵相識。
這樣一來,魏徵就可以順理成章說是從他(秦天策)那里得知青稞酒計劃,然后上報給朝廷的。
為了讓魏徵在李逸那里不要說漏嘴,李世民也把他的這些考慮告訴了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