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寧抬手,輕輕向下壓了壓,動作隨意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間止住了李國棟后面所有的話。
他面色平和,坐下后,甚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淺淡笑意,目光再次緩緩掃過臺下每一張或緊張、或敬畏、或茫然的臉孔。
“指導談不上。”江昭寧開口了,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帶著一種穿透性的沉穩(wěn),瞬間撫平了場內最后一絲雜音,只余下吊扇徒勞的嗡鳴,“縣委一直強調,干部選拔任用,核心在于‘民主’二字。”
“程序民主,結果才能服眾。”
“我這次來,就是看看我們強調的民主推薦,到底是怎么個‘民主’法。”
“聽聽大家真實的聲音,看看大家真實的選擇。”
他微微一頓,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掠過桌上那份推薦名單,又看向李國棟,“國棟同志,你們繼續(xù)按程序走,不必在意我。”
“我和趙書記,就是旁聽,就是學習。”
一句“學習”,輕飄飄的,卻重逾千斤。
李國棟只覺得臉上像是被無形的巴掌扇過,火辣辣地疼。
江昭寧的話語里沒有絲毫指責,甚至帶著寬容。
可那份置身事外的平靜,比任何疾言厲色都更能瓦解他苦心維持的秩序。
他感到自己精心策劃的舞臺,瞬間被更高維度的力量接管。
而他,這個原本的導演,此刻像個蹩腳的提線木偶暴露在聚光燈下,連提線都已不在自己手中。
會場的氣氛徹底變了。
先前那種在既定軌道上運行的、被李國棟意志籠罩的“秩序”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更高力量注視下的肅穆與緊繃。
每一個與會者,無論之前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盤,此刻都感到了那無形的、源自權力頂端的審視。
手中的推薦名單,不再是簡單的勾選任務。
它變成了一張可能被更高層級解讀的考卷。
空氣仿佛被抽干,每一次呼吸都帶著小心翼翼的試探。
劉博文起身,他親自無聲地重新分發(fā)了一遍推薦票,收回了原來的選票,確保在最高領導注視下,每一張票都出自此刻之手,杜絕任何可能的“意外”。
紙張傳遞的聲音比上一次更輕、更謹慎,如同在傳遞某種禁忌之物。
臺下,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腰背,握筆的姿勢也變得僵硬。
有人反復看著名單上那四個名字,眼神復雜,像是在重新評估每一個名字背后可能牽扯到的、自己先前或許并未看清的力量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