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圍著地圖低聲議論,有人說該往上游修分流渠,有人說該加固沿岸河堤,爭了半晌,又都搖頭。
分流渠要動遷沿岸百姓,縣衙沒銀錢,加固河堤需的大量石料,清水縣連燒磚的窯都快停了。
白晚晚想了又想道:
“若不在此處單筑堤壩,而是先在這兩片洼地挖深拓寬。
修兩個蓄水池,再把堤壩筑在蓄水池上游呢?”
她拿起筆在地圖上畫了兩道線:
“汛期水頭下來,先讓一部分水泄進蓄水池,像給堤壩卸了一半力。
等水退了,蓄水池里的水還能引去灌田。
再者,蓄水池挖出來的土,正好能用來筑壩基,省了運土的功夫,你們看這樣,是不是能成?”
白晚晚蹲在地圖旁,手指在那兩處洼地畫了圈:
“別的縣我不管,就清水縣這情況,修倆大蓄水池準管用。
水下來先灌進池子里,等池滿了再往別處流,那時候水勢早小多了,堤壩也扛得住。”
周圍幾人湊著看,越看越亮堂,所有人忍不住拍了下大腿:“主子,你這腦子真絕了!先前光想著堵,咋就沒想過先讓水歇口氣?”
白晚晚笑了笑,指著地圖又說:
“不光能攔水,這蓄水池還能弄得實用點。
挖的時候把池底鏟平了,再鋪層碎磚頭、舊瓦片,用水潑透了踩結實。
這樣底下就不容易漏水,存的水也能放得久些。”
她頓了頓,又道:“等修好了,邊上再挖幾條溝,連到附近的田里。
池里的水就能順著溝流進田里澆地,省得百姓再跑老遠去挑水。
要是池夠大,夏天雨水多的時候存滿,秋天天干了也能用,一舉兩得。”
老周蹲在旁邊點頭:
“碎瓦片鋪底這法子好,縣里百姓家都有舊瓦,不用花錢買。
挖溝連田也省事,咱衙役帶著村民一起干,幾天就成。
這哪是蓄水池,簡直是個存水罐加澆地渠啊!
但是這個儲水池必須挖得足夠大,百姓們未必愿意這么做啊!”
白晚晚看著他道:“我管他們一天兩頓飯,每個月三十文,你看看有沒有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