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吾友,224個推薦,你獨占198,我個人覺得你可以是核電站,有個詞我不知當講不當講,那個,什么什么一柱擎天啥的。其實我已經盡力去規范標點符號,可惜校對的時候,主要精力都看在錯字,句子上,很多地方都是一逗到底,寫起來就是逗號方便~~~~。哎,太長的段落確實自己不默讀的話,自己都感覺不到。對不起大家,有機會再修正吧。
關于司馬光砸缸,有人認為,宋時并無缸,只有甕,故而此故事是假的。其實收口為甕,敞口為缸,如今發現的很多壁畫和實物,都證明宋朝早就有直徑超過一米的大甕,多為瓷器,是完全掉的進人的。
沐云煙鄙視之極,道:“呸,你這是什么狗屁學問。”
全瑾瑜洋洋自得,道:“窮青史不載之玄妙,知天下人不知之事,如何不算學問。”
沐云煙道:“矜奇炫博、夸夸其談、一無是處,說的便是你了。”哼了一聲,道:“司馬光食古不化,執拗不知變通,新舊黨爭,倉促激退,廢除新法,未懂取舍,以致內斗不休,國之疲敝。大宋之衰,他難辭其咎,莫怪東坡先生也要叫他一聲司馬牛!”
全瑾瑜驚奇道:“如此之論,也是少聞,不知是哪位高見?”
沐云煙道:“我師傅說的,怎么,你不服么!”
全瑾瑜連連擺手,道:“怎么會,英雄所見略同,小生是相見恨晚啊。敢問尊師是哪一位,可否有機會拜見?”
沐云煙瞥他一眼,嫌棄道:“你也配!”
眾人一路聽兩人斗嘴,倒也不無聊。行到午時左右,遠遠見前方道旁一個亭子。沐云煙道:“那是個什么所在?”
余化龍道:“回老爺,那是半山亭,這西嶺山甚大,山路也不是一條,前方正是幾條路交匯之處,來往的客商也多在此歇息。”
沐云煙假裝氣喘,道:“甚好,老爺已累的不行,給這窮酸吵的頭暈,咱們也趕過去歇息歇息。”
到了半山亭,果然見亭子周圍團團坐了十余人,看模樣都是過往的旅人,形形色色,三三兩兩,有的在閑聊,有的喝水吃著干糧。亭子當中坐著一個大漢,豹頭環眼,锃亮一個光頭,相貌甚是威武,身邊圍了四五個人,正飲酒作樂,眼花耳熱,大聲鼓噪。
沐云煙皺眉道:“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蕭平安道:“又與我等無關,出門在外,難得如此高興,隨他去便是。”走上前去,和眾人招呼,尋了塊大石。
余化龍兄弟做事麻利,放下滑竿,將眾人安置下來。云錦書也下了軟轎,四人圍坐,余化龍兄弟離的稍遠幾步。
剛剛坐定,沐云煙便低聲道:“糟糕,咱們遇到賊了。”
全瑾瑜嚇了一跳,道:“什么!”
沐云煙道:“你莫要大驚小怪,出門在外,旅人形形色色,豈有這伙人一般,個個都是青壯?你瞧,他們連衣服都穿的差不多,看似坐的散亂,其實彼此都能呼應,那個坐在亭子當中的,便是他們的頭兒。”
全瑾瑜皺眉道:“員外有所不知,這川中境內,多販賣私鹽、茶、油的販子,都是年輕力壯,成群結隊,看似兇惡,但這幫人是不擾黎民百姓的。”
沐云煙道:“是與不是,待我一試便知。”朝那亭子漢子高聲道:“這位好漢請了。”
那光頭大漢正與同伴喝酒,聽聲抬起頭來,道:“員外招呼,可有何吩咐?”
沐云煙道:“我來問你,你們可是賊人?”
四下突然一靜,四坐的人都停了說話。那光頭大漢也是愕然,似要發怒,轉而忍住,道:“員外玩笑了,我等都是良民,豈是歹人。”
身旁有人朝地上呸的一聲,道:“死肥豬。”
沐云煙笑道:“玩笑,玩笑,失敬失敬。”回轉身來,道:“想是我太過小心,認錯了。”
全瑾瑜連連搖頭,道:“員外如此問,也太過兒戲,我反倒瞧著這些人也像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