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雖慣言英雄不問出身,但實際上,這底蘊深淺,著實重要。鐵掌幫如今勢力強橫,但江湖上卻無人將他與少林、丐幫并論,便是比四岳劍派,也是不如。江湖中始終將其視作一伙賊寇,不登大雅之堂。
鐵掌幫上下對此都是忌諱,對于幫派一些過往,都是三緘其口,不愿提及。鄧飛此際說話,分明有嘲笑之意,便如當著個富家翁,大說特說其祖上乃是個要飯的。
鄧飛不屑一顧,嘴上卻道:“不敢,不敢,在下無心說漏了嘴,揭了貴幫老底,當著是罪過罪過。”
丁青元冷哼一聲,道:“眼下貴教在我江南,已是人見人厭,只需登高一呼,必定應者云集。”
他此話倒不是虛言恫嚇,玄天宗這幾年擴張太快,著實結了不少仇家,更何況鐵掌幫在江南一地經營多年,自是占了地利人和。
鄧飛也是冷笑一聲,道:“江南雷公派、韋陀門、徽州鐵叉會、衢州黑虎堂、建康李家斷魂刀、平江府小刀會,貴幫倒是請了不少朋友,只是這些不入流的貨色,手下敗將,料想也幫不上什么忙。”他話中所說一些幫會,皆是被玄天宗蹂躪過一遍的倒霉鬼。
丁青元臉色突地一變。武林中的慣例,兩人或是兩派相爭,若是相持不下,自都要呼朋喚友,同仇敵愾。
但鐵掌幫與玄天宗這般的大幫大派,本身實力強橫,請人相助,不但丟臉,更是示弱。況且此等爭斗,一般的外援已無足輕重,而同等級的名門大派言行謹慎,也不會輕易插手。
去歲長江三十六水寨被逼無奈,向少林寺求援,已是認了敗局。少林也只是從中調和,并未偏幫哪一方。
但也有一樣例外,兩派相爭,自然也有人想得漁翁之利,若是先前的仇家借此出手,卻是無可厚非。
鐵掌幫本就是底層冒上來的門派,更是深諳其中關鍵,早已大肆放出消息,蠱惑旁人前來助拳,只是一直遮遮掩掩,不敢明示。卻不想玄天宗竟是早已探聽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欒星來笑道:“魚找魚,蝦找蝦,什么人交什么樣的朋友,這倒也怨不得你們。哈哈,哈哈。”此人相貌也算英俊,偏生說話尖刻,處處惹人厭煩。
饒是丁青元頗有城府,也是惱怒,道:“你是哪家的黃口小兒,口無遮攔,當真是不知死活!”他盛怒之下,仍是頭腦明晰,知道此人有恃無恐,必有來歷,說說狠話不要緊,還是要問個清楚。
欒星來傲然道:“天上白玉京,五城十二樓。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你有本事,倒是動動看。”
丁青元神色大變,就連霍稚權也是驚道:“你是昆侖弟子!”
沈放一旁聽的清楚,也是微微一驚。江湖中談及武林各派,首推便是少林、昆侖,昆侖名字雖排在少林之后,但若真論歷史,昆侖卻比少林還要悠遠。
相傳昆侖派源于吐蕃境內昆侖山,立派已超千年,最是神秘不過。三百余年前,遷至西寧州(今gs省寧縣),才逐漸為世人所知。
昆侖甚少與中原武林交往,除了與少林每隔二十年,便有一次比武論道,輕易不踏足中原。
少林常執武林之牛耳,七十二樣絕技,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語。昆侖數百年間,能與少林武功分庭抗禮,不落下風,自是有獨到之處。
昆侖自搬到西寧州,前兩百年,不斷有中原武林中人,不遠千里,前去討教武功,卻是從未聞有誰占了便宜回來。
直到八十多年前,中原武林會盟抗金,遭遇慘敗,各派損傷慘重,武林格局也是大變,衡山、泰山等派衰落,鐵掌幫、天臺派等趁勢崛起。
當時有七大高手不忿昆侖派空掛盟主之名,不肯出力,聯手前去昆侖,要討個說法。結果七人中五人重傷,鎩羽而歸。自此再無人跟去昆侖尋事,但對昆侖派也漸漸疏遠。
江湖人都知少林厲害,少林有些什么武功也大致知道個七八分,但昆侖究竟厲害在何處,卻是無人知曉,就連昆侖有些什么武功,知道的人都是不多。
但越是如此,江湖之上,越是無人敢對昆侖派不敬。
霍稚權也知道厲害,不敢大意,皺眉道:“不知我鐵掌幫何事得罪了貴派?”
欒星來正想張口,身側欒星回拱手一禮,道:“霍幫主莫要誤會,明年又是我派與少林二十年之約,我兄弟二人不過是趁機出來漲漲見識,并無意與貴幫結怨。”
霍稚權神色稍和,道:“如此說來,兩位卻是不該站在那邊,還當在中間才是。”
他一語雙關,也有試探之意,自是希望他二人不要偏幫。他對這兩個年輕人自不放在眼里,但涉及昆侖,卻由不得他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