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宋源寶突然帶著秋白羽和術赤、速不臺幾人來醉仙樓尋沈放。
進門就笑嘻嘻道:“沈大哥,我們看你來了,你如今好大的名氣,早說也帶我去沾沾光不好么。”
沈放見他居然帶著兩個重要人物,隨隨便便就進了醉仙樓,道:“你好大膽子,怎敢帶著他們兩個出來亂跑。”
宋源寶道:“放心,放心,史幫主前個就回來了,如今那些人哪里還敢造次,聽說那嵬名博都已經回西夏去了。”
沈放道:“你師傅如何了。”
宋源寶立刻愁眉苦臉,道:“你那藥太好使了,我師傅如今身子大好,打我是越來越有勁了。”
沈放笑道:“你也是活該,還不抓緊回去,小心又要挨打。”
宋源寶道:“沒事,沒事,我跟師傅說過了,帶我這個傻子安答出來見識見識,臨安如此繁華,來了豈能不開開眼界。沈大哥,跟我們一起洗澡去吧。”
沈放奇道:“什么?”
宋源寶道:“這幾日我帶他們幾個跑了好些地方,該去的也都去了,你猜,他們最喜歡什么?”
沈放白他一眼,道:“你都說了,我還猜個什么,你是說洗澡不是?”
傳言蒙古人不愛洗澡,一生只洗三回,出生、結婚和死亡,其實完全就是謠傳。蒙古人乃是牧民,逐草而居,愛惜水源,洗澡少是真的,但也不至于一生只洗三回。
成吉思汗所立《大札撒》規定蒙古人不能下河洗澡,更不能在水中便溺,結果卻被人傳成,不允許蒙古人洗澡,也是荒謬。
但蒙古薩滿巫師相信,人若是生病,將洗澡水給別人喝,喝了水的人就會替生病的人死去。
傳說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就是被迫喝了三哥窩闊臺的洗澡水而死。
而與蒙古、金、遼、西夏這些蠻族相比,宋人對洗澡可謂熱愛。后世馬可波羅來臨安,寫道:“行在城中有浴所三千,水由諸泉供給,人民常樂浴其中,有時足容百余人同浴而有余。”
宋人將浴堂叫做“香水行”,一城之中,隨處可見,凡門口掛著個壺的都是浴所。
吳曾《能改齋漫錄》云:“所在浴處,必掛壺于門。”不但有冷熱水之分,場中還有男女仆役搓澡侍奉。浴堂通常前面設有茶館,供人飲茶休息,后面才是供人沐浴的浴堂。
不少宋人,與三兩好友,每日都去泡湯,然后吃茶,樂在其中,就算泡禿嚕了皮,也忍不住不去。
沈放被宋源寶一逗,也是抹不下臉,何況他確是好久沒有洗澡,整個人都臭了。跟著幾人出門,不多時已到了一處浴所,一個黃銅大壺旁,挑著“天水閣”的幌子。
宋源寶付了浴資,眾人入內。浴所內有柜子供人存放衣物,浴池有大池,也有單間。
沈放脫了衣服,赤條條朝大浴池而去。到了門口,卻見宋源寶四人一字排開,也是赤條條一絲不掛,四個人八只眼,都看著他。
宋源寶突然笑道:“哈哈哈哈,你十兩,你十兩,你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