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距離大戰開啟也不過數十息時間,但丐幫場上局面已是急轉直下。
遠方山林之上,數百只渡鴉合成一群,羽翼扇動,如同一塊不斷翻滾變幻的黑布,在空中忽上忽下,一直向天邊圓月飛去。
場上不斷有丐幫弟子倒下,腳下山崗已被鮮血染紅。
東側戰團,玄天宗眾人眼看已將丐幫沖散。人群之中,三名丐幫弟子偷偷摸到一處戰團左近,目光閃動。
臥南陽事先收攏的這幫人早有準備,數人成群,分散在群丐之中,忽然偷襲,防不勝防。殺傷丐幫弟子之余,更是叫其余人心下著慌,不敢跟陌生人結成陣勢。眼見丐幫已經潰不成軍,大勢已去。
三人見兩名八代長老,正帶著十余人與一組玄天宗幫眾廝殺。三人裝模作樣,與玄天宗中人還過了幾招,眼看到了兩名八代長老身前。
兩名八代長老正合擊玄天宗南京路堂主狄文衍,兩人聯手,也只勉強打個平手。
那三人敲沒聲息的靠近,見一名長老背心對著自己,正待出手,忽然背心一涼,一截雪亮的刀劍自xiong前透出。
駭然回首,一個從未見過的陌生乞丐對他笑道:“可惜,這招不靈了!”
大荒落三人聯手,臥南陽在孫弘毅刺激之下,含憤出手,一番疾風驟雨般狂攻之下,史嘲風登時不敵。
眼前三人,每個都有與自己一戰之力,“打狗棒法”雖是精妙,尤其擅于防御,但面對這三人,仍是支撐不住。
孫弘毅鹿角鉤斜掛,已經鉤住史嘲風長杖。
史嘲風反手一壓,要叫他鹿角鉤脫手。
一壓之下,軟綿綿竟是毫不受力,孫弘毅身形一矮,手中鹿角鉤竟是牢牢粘在他杖上,更是一股澎湃內勁直透過來。
史嘲風暗道不妙,孫弘毅以真氣透過兵刃,使得卻也是“粘”字訣。自己若不能震散對手真氣,這兵刃就難以甩脫。
這真氣粘纏之法甚是兇險,內勁糾纏,一旦失手,便是內傷。但眼下對手以三打一,這一招看似行險,實則卻是穩如泰山。
史嘲風冷笑一聲,氣府真氣鼓蕩,內勁陡然發出,排山倒海一般自杖上涌出,登時將鹿角鉤上內勁壓回。
孫弘毅心中大駭,心道,這人瘋了么,真氣全力一擊,要置我于死地,你就不怕他們兩人趁機要你性命?
他心中思緒百轉,終究還是自己的性命重要。身子急撤,脫手棄了鹿角鉤。但鉤方離手,立刻后悔,史嘲風內勁沖來,前浪兇猛,卻是根本沒有后勁。
史嘲風哪里是孤注一擲,分明是假意全力以赴,嚇了自己一嚇。
臥南陽見孫弘毅鹿角鉤搭上史嘲風長杖,毫不猶豫,鐵尺長驅直入,連點史嘲風xiong前“天突”“俞府”“璇璣”等十余處大穴。
鐵尺又名“筆架叉”,也叫“點穴尺”,其形如一根鐵條,厚重無鋒,兩側有旁枝如叉,長約一尺五寸,通常成雙成對。起源唐宋,衙役捕快最是愛用。臥南陽手中這鐵尺,卻是只有一柄,長約二尺,加倍的厚重,尖端更有一截尖刺,長約五寸,鋒利無比。
臥南陽這一招“文曲狂書”乃是得意之作,鐵尺尖刺就算不中穴道,點上也是一個窟窿。
眼見史嘲風掌中長杖被制,前xiong門戶大開,若要躲過這一招“文曲狂書”只有棄杖后撤。
可須臾之間,巨變陡生,竟是孫弘毅棄鉤而退。史嘲風回過杖來,杖頭如毒蛇吐信,直撲臥南陽面門。
杖長尺短,史嘲風這一招又是半步拖杖,一手握杖中,一手握杖尾,如同長槍突刺,方寸之間,一道直線殺至,當真是快若閃電。
就在此時,史嘲風手中長杖忽然一頓,隨即杖頭高高揚起,竟似不受控制一般。
幾人都是神色一變,史嘲風回頭一瞥,只見大荒落一根手指正點在杖尾之上。
孫弘毅驚呼出聲,道:“‘靈犀一指,一線定乾坤’!”
臥南陽卻是面露獰笑,手中鐵尺全力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