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朝會。
氣氛有些詭異。
武將勛貴們,個個紅光滿面,昂首挺胸,彼此間眉來眼去,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喜事。而另一邊,以幾位出身世家大族的文臣為首的官員們,則面色凝重,神情中帶著幾分疏離與警惕。
李世民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了然。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王德那略帶尖細的聲音響起。
話音剛落,長孫無忌便手持象牙笏板,出列了。
“臣,有本奏。”
他從袖中取出一本奏疏,雙手奉上。
王德接過,呈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展開奏疏,目光掃過,臉上卻并未露出長孫無忌等人預想中的驚喜或贊許,反而眉頭微微一挑,露出一種似笑非笑的表情。
因為這份奏疏的行文,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通篇看下來,核心思想就一個:太子殿下覺得跟某些人玩不到一塊兒去,心里不爽,所以想建個“功臣閣”,把父皇您的好兄弟們都畫上去,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要帶著“自己人”一起玩,不帶他們玩。至于什么封賞啊、子孫入學啊,都是為了讓這個“俱樂部”顯得更厲害一點,好氣死那些“看不起人”的家伙。
字里行間,都透著一股子孩子氣的賭氣和炫耀。
這奏疏,寫得太有水平了。
它完美地將一個足以顛覆國本的陽謀,包裝成了一個不成器的太子,為了爭風吃醋而想出來的餿主意。
李世民心里跟明鏡似的。但他不能說破。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合上奏疏,抬眼看向下方的李承乾。
只見他的寶貝太子,正站在武將隊列的末尾,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樣,時不時還打個哈欠,仿佛這朝堂上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那副懶散的樣子,簡直就是對這份“賭氣奏疏”最好的注解。
“咳。”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將奏疏往旁邊一放,“趙國公所奏,太子這個‘凌煙閣’的提議……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啊?”
他故意把“凌煙閣”說成是“太子的提議”,就是在看下面人的反應。
話音剛落,“轟”的一聲,武將那邊炸了鍋。
尉遲恭第一個跳了出來,聲如洪鐘:“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這個主意,好!太好了!俺老黑跟著陛下一輩子,打打殺殺,圖個啥?不就圖個身后的名聲,圖個子孫后代能挺直腰桿做人嘛!把俺們畫上去,讓俺的孫子指著畫說‘看,這是你爺爺’,多帶勁!臣,附議!”
“臣附議!”秦瓊出列,聲音沉穩,“太子殿下仁孝,念及我等功勛,實乃我等之幸。此舉,更能彰顯我大唐君臣一心,激勵后輩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此乃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臣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