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阿原貪婪地吸化掉玉扳指中最后一絲靈氣,如一個老酒鬼吮吸掉最后一滴殘酒,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本已枯竭的丹田真氣短短一個時辰就恢復了三四成,更妙的是古劍上匯聚的靈氣終于有了采納之法,早晚都是原大俠腹中之物。
沒想到這番機緣最后的關鍵,竟是在這枚玉扳指上。
說是玉扳指,其實本是一枚有塊缺口的玉環,那是楚涵玉在望云山莊被帶走時,最后留給他的東西。阿原作為紀念一直帶在身上,后來習練金鳴鏑時每日射箭手指磨得厲害,便拿它充作扳指。
那時就發現這枚玉扳指并非凡物,有收束靈氣的妙用,卻從沒想過這扳指對靈氣有這么強的吸納之力,與萃靈訣配合起來直如天造地設一般。
阿原一邊肚子里暗罵自己太蠢,放著這等好寶貝竟要今日機緣巧合才發現,一邊遙思著不知身在天邊何處的楚涵玉。她臨別之際做的最后一件事,竟是留給自己一件重寶。
也不知她如今是否入了楚家,有沒有受苦……若不是她,就不會有望云山莊上一番奇遇,不會學會仙訣,尋得古劍,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修為和際遇……
“等等,玉環?不、這分明是——玉玦?”
“玉有缺為玦,我早該想到的……”
阿原渾身一顫,忽然猜到了這件寶貝的來歷。這不是什么玉環,分明就是枚玉玦,而且并非普通飾物,而是楊懷和楚云得于仙家遺跡的三件遺寶——玉簡、玉劍、玉玦之一。
玉簡雖被谷月天搶走,但上面記載的培元萃靈訣早已記在心里。玉劍即是阿原手中的古劍,如今洗去鉛華,現出真形。而玉玦,原來楚涵玉一直帶在身上,又留給了他……
這三件寶貝,竟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古劍天然匯聚五行靈氣,玉玦將之吸納,沉淀析解,而玉簡則記載了吸化靈氣之法。三者合一,便是一套能源源不斷獲取真氣的修煉之法,難怪能作為上古修仙門派的傳承。
楊懷或許沒有發現古劍的奧秘,所以還要四處收購靈石。而如今,千萬年來節后面還有哦,請,后面更精彩!
再者,這套法門并沒有真正解決吸化靈石的“兩難”,單從楊懷最后真氣潰亂的結果來看,萃靈而得的真氣還是有相沖相逆的隱患。而若是真氣修為薄弱之人,也根本無法驅動萃靈訣“啃”動靈石。
阿原如今回味起來,他之所以修煉萃靈訣如此容易,甚至第一次在地牢中吸化靈石便大獲成功,除了天縱之才、老天保佑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得了一大助力——沌氣。
沌氣才是真正化解“兩難”最大的功臣。本來牽引靈氣入體——即便是玉玦中游離散亂的靈氣,對一個真氣尚弱的修煉者來說也并不容易,更何況靈石中已經固化如死物一般的靈氣。即便有牽引靈氣的手段,也往往因為修為尚弱而缺少牽引的力量。
而沌氣如同一個抓手,與五行靈氣一旦接觸,便總有些糾纏,如同把靈氣粘住套牢,之后只要會牽引沌氣,靈氣便手到擒來。
而化解靈氣沖突更是沌氣的拿手好戲。培元萃靈訣中的思路本是“分而食之”——既然牽引靈氣困難,靈氣駁雜又有不妥,那干脆只牽引與自身真氣同種同屬的,多余的靈氣直接扔掉,散出外息。
說白了,培元萃靈訣也解決不了多種真氣難以共容的問題,而是借助玉玦析離靈氣,再用培元萃取之法“挑揀”一下。
可哪怕挑揀得再精細,總會有些異種真氣殘存,長年累月積攢下來,難免也會有些隱患。更何況大量寶貴的真氣因為相性不合被白白浪費,修煉速度自然也要大打折扣。
而阿原如今有沌氣為憑,管它金木水火土一律來者不拒,修煉速度自然快上不止一籌。有沌氣居中調和,再加上白眉大師的佛印,暫時也沒出什么亂子。至于隱患什么的,原大俠一向不是因噎廢食之人。
由此可見,萃靈訣本身或許只是平平,但和玉劍、玉玦三者結合起來便妙味十足,可謂是一條修真的捷徑。再與沌氣結合,則更是妙不可言。
這些妙味,如今都被阿原繼承。包括了楚涵玉修煉沌氣的法子,阿原也早已想得通透——既然靈石和玉玦中的靈氣都是融合的五行靈氣,其中自然也有沌氣。他用萃靈訣一并吸化,可謂吃東西不吐骨頭,其中的沌氣自然也沒得跑,只能自發融入內息的沌氣之中,一點點壯大
由此替他撥亂反正的“靠山王”不會只有楚涵玉含香一襲那一小口,而是會與他的真氣修為一同成長,成為另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
種種思緒在腦海中閃過,一如真氣在內息中循環流轉。不知過了多久,玉玦中的靈氣再次被吸納一空,而阿原丹田中的真氣,也恢復了七成以上。
這可不是跑跳如飛之后回收散逸在經脈中的真氣那么簡單,而是散盡了丹田真氣之后僅用了幾個時辰就恢復了七成功力。
況且散功也不是鬧著玩的,而是用真氣洗刷了身軀,每運一遍清心洗髓術,都可以說離仙家更近了一步。
如今渾身經脈血肉經過四次洗刷,已經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最后一道足闕陰肝經尚未打通的最后關穴也隱隱松動起來。身心愉悅,神臺清明的阿原清晰地預感到,今夜就是突破小周天的時機。
喜歡緣為仙請大家收藏:(xiake)緣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