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只好將那口氣不甘不愿地咽下去,去見華氏的時候,都強行撐著笑容。
華氏氣得一夜都沒睡好,但也想明白了。
姚蘭枝她們能將家里禍害成這個樣子,可見手段有多么毒辣。
她讓人去打聽消息,還要反過來安慰周氏:“舟車勞頓的,你暫且休息一陣,待過了年后再說。”
反正趙利真過了年,不出意外是要留在京中的,到時候二房的人長久待下去,還怕摁不死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女子?
華氏想明白,但不代表心里這口氣就順。
只是周氏是她看著多年的媳婦,脾氣在外面養得刁了些,沉不住氣。
所以,她勸慰周氏,也是為了讓對方冷靜。
“再過幾日,孩子們就回來了,大房那邊暫且不過去,先過了年。”
過年之后,等兒子的官職穩定了,到時候她再請宗族的人前來,打點好了,再跟姚蘭枝算總賬!
華氏說著,又跟周氏講:“便是為了家里的三個哥兒姐兒,我也不能讓他們低人一頭。”
趙利真比趙利平小六歲,膝下三個孩子,如今只有長子議定了親事,剩下兩個都還小呢。
比起來大房那幾個,華氏肯定更親近這三個孫子孫女兒。
她說起來孩子,周氏臉上就現出幾分喜色來,撒嬌似的:“您可不知道,這三個皮猴兒,老大半路上拐去書院看他先生去了,這倒還算是點正事兒。老二攛掇著老三,竟然也跟著過去,說去書院玩,那是玩的地方嗎,簡直就是胡鬧。”
她嘴里說著胡鬧,臉上卻很得意。
三個孩子不管男女都是懂事體貼的,夫君這些年也不重女色,她在外面又是風光的大員夫人。
婆婆也偏心二房,她自覺沒什么不滿的。
原本回京受了氣,心里覺得十分不爽,但眼下婆婆一說,她又覺得前途有望。
反正有婆婆在前面沖鋒陷陣呢,她操心那么多干什么?
有她的好日子在。
華氏也笑:“孩子們有分寸,你不必多操心。”
周氏笑著說:“老祖宗慣著他們,好在他們也都孝順,還說要帶特產回來給您嘗嘗呢。”
婆媳二人說說笑笑,倒是覺得心氣兒順了許多。
結果這才說完,就見一陣冷風灌了進來。
趙利真腳步匆匆,甚至等不及丫鬟打簾子,一把挑開,大踏步走了進來。
華氏年紀大,受不得凍,先瑟縮了一下。
周氏就回頭埋怨他:“夫君怎么這么……”
話說到一半,先看到了趙利真鐵青的臉色。
她當時就覺得不好,連忙站起身,問:“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