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為王,干他丫的
想要軍士為國舍命,至少需要讓軍士愿意為國賣命。
不情不愿,舍了命,帶不了大的勝利。
不畏懼死亡的向前沖鋒,為了偉大勝利的拋頭顱、灑熱血,每一個死亡都是輝煌,都值得銘記與敬仰!
如何讓軍士愿意為國舍命?
偉大的共產思想,開創一個共產社會?
那是理想的烏托邦,是大生產、大富裕、大分配時代的光,無法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適應小農經濟為主的大明。
在這個時代里,單純的信仰無法催生出一批批大無畏、不懼怕犧牲、永垂不朽的英雄!所以,在談論信仰這種精神內容之前,顧正臣必須先說糧餉這種物質。
時代不一樣,覺悟不一樣。
一切基礎都不一樣。
選擇適合國情的策略與道路,才是保證成功的關鍵。
顧正臣看著眾將士,氣沉丹田,喊道:“自今日起,泉州衛千戶月給米十石,副千戶八石,百戶六石,總旗五石,小旗四石,軍士三石,軍匠二石五斗?!?/p>
“你們是大明的軍士,是大明皇帝的兵?;实鄄粫屇銈兞鞴饬搜€讓你們的家人流盡淚!所以,在營病故,給喪費十石。出征戰死,給撫恤三十石,錢鈔十貫!”
于四野喉嚨動了動,吃驚地看著顧正臣。
百戶黃半年、寧度等人更是驚喜不已,娘的,一個月六石米,折合下來三兩銀,這比之前翻了近一倍。
軍士聽聞,一個個瞠目結舌,旋即躁動起來。
軍士萬早稻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軍士竟然從一石的糧餉,直接增加到了三石,翻了三倍!
而就在剛剛,萬早稻已經決心離開泉州衛轉為民戶。
可顧正臣突然增加了糧餉,讓萬早稻有些不舍得離開。
回家耕五畝地,一年到頭最多二十石米,再除去兩稅的部分,落到手里還能有多少?婆娘身體又不好,耕作不了更多地。可若是留在泉州衛,一年下來糧餉就有三十六石之多,這比耕作十畝地落手中的還多了。
之前想著脫軍籍,是因為苦日子沒什么奔頭,可現如今,誰要是離開泉州衛恐怕就是蠢貨了。
“稻子,聽到沒有,死了有三十石糧,還給錢鈔十貫!娘希匹,老子都想戰死去了。”
“林土坑,你現在死了,那五歲的兒子喊誰爹啊?!?/p>
“去你丫的?!?/p>
“月糧餉三石,做夢都不敢想?!?/p>
“可不是,誰領過這么多糧。”
“你剛不是想離開衛營,趕緊地,一會就走?!?/p>
“誰說我要走了,無憑無據,你可不要亂指。”
顧正臣看著議論紛紛的軍士,目光凌厲且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