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鄴城。
袁紹依靠假消息暗中傳到幽州,讓白波余孽的幾名首領以為他要和曹操大戰。
幾番查探之后,看袁紹的糧草運送、前哨建營都是往青州方向,且在渤海廣建戰船走水路相迎,確信二人已開啟大戰。
于是將消息立刻告訴了公孫瓚。
彼時的公孫瓚在易京固守一年有余,兵馬眾多、糧食充足,等待的便是天下有變,而所謂的天下之變,無非就是這等消息。
他早就料定,袁紹和曹操不可能一直彼此背靠,抵抗周圍諸侯,總有一日會嫌隙開戰,彼此征伐,沒想到這一日終于還是來了。
而且來得這么快!
在公孫瓚的心思中,其實也不算太快,因為曹操自從進入兗州之后,屢立奇功、迎奉漢帝,所得巨甚!
無論是財資、賢才,還是名望、道義,皆是與日俱增,終究對袁紹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在這等情況下,他和文武幾經商議,決定在后方出征,讓袁紹陷入兩難之境,和曹操達成某種不謀而合的戰略。
趁此時機,徹底擊垮袁紹!
卻不料!
兵馬剛出右北平,過雍奴到琢郡境外,立刻遭到了多方伏擊圍剿,四面八方仿佛一口巨大的口袋,轉瞬間束口縛緊,將他大軍關在了安次的大山之中。
白波賊無信義,不愿與之血戰,抵抗幾場戰役后知曉不敵,馬上退走回山中固守,不敢再出,于是公孫瓚又遭大敗,損失兩萬余人,其中有五千都是精兵。
自己的副將被斬殺三人,當初的白馬義從余部也不剩幾人,風光不再,兵敗如山倒,舉目皆是敵耳。
逃回易京的途中更是遭到了幾次兵變,僥幸才在副將拼死護送之下逃脫。
等看到易京兵堡的高樓時,公孫瓚感覺自己已又老了十歲,好似出走了一生,歷經千辛萬苦方才回來。
好不容易提起來的雄心,在頃刻間又被人刺穿擊碎。
袁紹大戰得勝,以青州之損失,換取幽州之所得。
而且扭轉乾坤,轉虧為盈,這等布局簡直讓他在睡夢中都會被自己的英明所樂醒。
這段時日一掃陰霾,提及曹操時都不罵了,甚至還有點憶往昔歲月的樂趣,感慨不日之后將會和曹操爭雄于天下,多了幾分以酣暢淋漓的大戰名垂青史的壯志。
卻不料!
這時傳來了袁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