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合并辦報
【86】沖鋒的墳塋
游擊報鼓舞士氣的作用非常明顯。
隨著日軍一步步侵入沂蒙山區,留守部隊、掉隊干部和群眾陸續開始與敵人接觸,槍聲和爆炸聲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群山之中回蕩。
神經緊繃的疲勞,頻繁傳來的壞消息,都導致悲觀情緒像細菌一樣滋生。
王茂生敏銳捕捉到這一變化,他讓劉子魁和各位文職干部去附近的戰斗連隊采訪,去衛生隊尋找英雄事跡,去各村收集情報,把一件件鼓舞人心的小事、大家喜聞樂見的好消息發表到報紙上。
每期報紙他都要配發社論,分析敵我形勢,闡明必勝立場,鼓勵大家堅持斗爭。當劉子魁帶著報紙來到連隊駐地,戰士們總會主動湊上來爭搶報刊:“咱們這位沒見過面的指導員又寫什么了?”
是的,戰士們把王茂生當成了“不見面的指導員”,每天看到、聽到他鏗鏘有力的文章就能驅散悲觀,守住沂蒙山區飄揚的紅旗。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看到報紙都熱血沸騰,河野秀一就是暴跳如雷的那個。
臨陣受命之后,他當天就帶著一個日軍大隊闖入蒙山腹地,爬山過坎一路搜尋,在山里兜兜轉轉了4天,愣是一個人影都沒見著。
但偏偏每天清晨,哨兵總會在附近發現幾張游擊報,上面還有臨時用毛筆涂鴉的臟話,極盡挑釁。
他明白,這里山連著山,每一個山頭都可能藏著共軍耳目,自己這一千多人時刻處于監視之下,往往剛開拔,附近的老百姓就提前躲起來了。自己前腳離開,那些村民后腳回來繼續生活耕作,生活根本不受影響。
他知道王茂生派人給自己送報紙是一種政治交鋒,他必須有所回應,否則沒法向身邊的少佐大隊長和土橋一次司令交代。
這天上午,他收好最新一期游擊報做出決定:“放火燒山!”
別的先頭掃蕩部隊進山主要對付村莊,搜掠完畢后燒毀房屋揚長而去,他倒好,直接沿山道兩側放火,把山上本就不多的枯黃植被點著了。
秋冬時節天干物燥,這山上又是蒿草居多,幾處起火點連成一條火線,把整面山坡燒成了焦土。
火勢逼出了個別沒來得及跑遠的村民,河野秀一看著兩眼放光,命令鬼子兵先開槍打傷在上山抓捕。
由這幾個村民的口中,他們審出了其他村民躲藏的山谷、山洞、窩棚等,再去逼這些村民交出藏匿的糧食,最后帶路去尋找附近的中共軍隊。
這一串操作下來,教導旅三營2連的臨時營地就暴露了位置,一百多名戰士被包圍在了一個險峻的山嶺上。
劉子魁遠遠觀察到這一情況,立刻回去請王茂生組織各部隊前來救援,在他們想來,這處山嶺地勢陡峭,三面峭壁一面緩坡,緩坡上怪石嶙峋僅有一條羊腸小道可通行,日軍想要強攻上去會承受不小的損失,2連撐到夜間不成問題。
然而他們并不知道,河野秀一是帶著司令交代的任務進山的,作為高級參謀的他有權直接調動空軍支援。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