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想來,在國共合作的大環境下,國軍還不敢隨意殺害八路軍戰士,只要幫劉子魁逃出去就能通知部隊來解救大家。
然而誰也沒想到,劉子魁攜帶的油紙包里,那篇北海銀行準備發行“北海幣”的公告,成了大家的“催命符”。
王洪九拿到這篇文章大喜過望,專門來監獄恐嚇眾人。
(請)
n
卷一游擊辦報
【31】破壞國共合作?
原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國共會談的協議中有一條,紅軍接受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軍費由國民政府支付,中共停止發行和流通蘇維埃貨幣。現在山東根據地居然要發行什么“北海幣”,豈不是公然破壞國共合作?
這個顴骨高聳、面相刻薄的王司令獰笑著掐住劉子魁的下巴:“你小子來得可真是時候啊,給我送來一個天大的理由,這下我就算把你們全殺了,八路也不敢說什么。”
劉子魁嚇得面如土色,都忘記了掙扎。他現在腦海中只有懊悔,懊悔自己麻痹大意被抓住,懊悔早知道那篇公告如此可怕就算被打死也應該先銷毀的。
“破壞國共合作”的帽子太大了,其他人聽明白后全都不做聲了。只有縱隊管理科的科長韓祥云冷笑:“你說這是一篇什么?公告?這都是要發表到報紙上告訴所有人了,你覺得國民政府會不知道?屎盆子還輪得著你來扣?”
事實上,發行“北海幣”這事情并沒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國民政府有著嚴格的金融管控制度,但他們財政部門發給各地的軍餉和撥款多是5元、10元的法幣整票,商家沒錢找零,百姓寧可以物易物也不愿接受法幣,不但嚴重限制法幣流通,還推高了市場物價。
于是不光八路軍、新四軍,許多地方政府和商號也不得不發行一些小面額的代金券、土貨券來應對百姓需求。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曾經多次致電質問,還出臺了《輔幣條例》,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八路軍公開發行“北海幣”根本不存在破壞國共合作一說。
王洪九不了解事情背景,當下就被問住了。不過他鐵了心跟八路軍過不去,絕不想放過任何理由和借口。
他瞪著眼追問劉子魁:“你告訴我,這是要發表到報紙上的?”
事到如今,為了挽救大家性命,劉子魁也顧不得再隱瞞身份了,挺起胸膛道:“沒錯,我是八路軍的辦報員,要把這些文章是要印到報紙上。”
王洪九上下打量著劉子魁:“就憑你,還辦報紙?”
“怎么,你看不起人?我可是印過很多期報紙了。”
劉子魁故意裝作生氣地給他講自己干過的事情,從刻蠟紙到推油滾,描述的全是以前蠟紙油印的過程。
他努力隱藏八路軍有印刷所的秘密。
好在這個王洪九并沒把報紙當回事,既沒有打聽報紙的名字,也不關心報紙刊登過什么,他重新拿起那張告知仔細看了一遍,眼睛一轉又想了個歪主意。
他根本不必管真相如何,只需要有這個借口就行了。他命令手下部隊四處出擊,破壞八路軍根據地的建設,不準臨沂一帶組織農民抗日自衛團,不準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還劫留古城及以南村莊送給八路軍的糧款,抓捕催辦給養的工作人員和抗戰家屬,鬧得沸沸揚揚。
王茂生和魏俊杰在白彥等了四天都沒見劉子魁返回,得知王洪九拿“北海幣”大做文章,立刻確信公告半路被截,劉子魁被抓,他們趕緊上報縱隊首長請求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