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明目光堅定,“大人放心!”
應完,又抱起柴出去了。
昭王說雪災當前,官民一視同仁,每日只給一盆粥,一碟子咸菜,以及兩個吃起來有怪味,硬得能硌掉牙的粟米餅。
手下人全被叫去幫忙了,只有晚上睡覺時才回來。
要么鏟雪通路,要么修繕民房,反正得干活才有得吃。
涂明沒人使喚,想吃熱的就得自己生爐子。
木柴潮濕,煙比火大,熱個粥的工夫,險些把他嗆死。
瞄著左右無人,他將粥底米粒先撈來吃了,才端著兩碗清如米湯的粥進屋,將多的那碗給盧世清,又分食了一塊餅。
此行原本帶了干糧,可誰也沒想到這雪竟能下這么久,干糧早都耗盡了。
一開始盧世清嫌棄粥清餅硬,罵罵咧咧不肯吃,餓兩頓就老實了,如今連罵的力氣都沒有,吃完就癱回床上,閉著眼睛唉聲嘆氣。
“大人,您先歇著,下官去縣衙給您取藥。”
涂明盡心盡力。
他還得靠著盧世清這棵大樹升官發財,可不能讓人病死在這里。
將披風緊緊裹在身上,涂明頂雪出門,滿眼素白讓人恍惚,仿佛一腳踏過千里,邁進了北境。
街上的積雪被來來往往的腳步踩成凝實的凍層,涂明三步一滑,戰戰兢兢走到縣衙門口。
縣衙外搭起幾座草棚,一個衙役正在派糧,師爺在旁邊埋頭記賬,嘴唇微抿,認真專注一絲不茍。
雪地里排著長隊,災民們裹著棉衣,縮著脖子,手里攥著布袋,眼巴巴望著糧斗。
粥棚下,五口大鍋冒著熱氣,幾個孩子捧著碗圍坐在旁邊取暖,小口啜著粥,凍紅的臉蛋被透出的灶火映出鮮活的生氣。
旁邊,幾個青壯掃雪的掃雪,搬木頭的搬木頭,瞧那架勢,是還要搭棚子。
“哎,讓讓!”
身后傳來呼喝聲,涂明往旁邊讓出幾步,一個衙役領著幾個青壯百姓趕著三輛騾車從旁經過。
苫布下鼓鼓囊囊,不知道裝的什么東西,反正不是糧就是炭薪之類。
也不知道軒轅璟從哪里變出那么多冬備,不僅保全了城中百姓,還大開城門接納災民。
不光如此,甚至還有余力賑濟村鎮,每日都要往外送好幾趟。
騾車在衙門口停下,衙役跑進去,很快,采柔捧著冊子走出來,一一檢查清點后在冊子上做好記錄。
合上冊子,采柔叮囑道:“回來的時候途經村莊,記得去找里正收取近三日的災情詳冊,時間充足的話就到村里簡單轉一趟,再不濟,也要到村口露個面,弄出點聲勢來。”
大災當前,沒有官府盯著壓著,怕村里亂套。
衙役鄭重應聲,“知道了,采柔姑娘。”
大雪連下幾日,城里漸漸亂起來,縣令看著不足三成的官倉儲備,愁得胡子都白了,滿城去找富戶開倉賑災,卻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