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寓已是深夜,林書音沒有開燈,借著窗外燈光在桌面上摸索,觸及快遞簽單上的名字往后瑟縮,害怕卻又渴望。
李斌,七年了,你已經走了七年,我沒想到你會用這種方式提醒我。
“如果有一天,警署和你想的不一樣了,你就去找那孩子,她絕對不會背叛我們。”
林博梁側目看向屋外眼含熱淚卻硬憋著沒哭的女孩,正午時分熱陽高照,計時器一次次歸零,女孩就一遍遍拆卸槍支組裝,直至達到李斌滿意的程度。
纖長的手指有些紅腫,她才十七歲就開始摸搶了,李斌訓練嚴苛不假,可讓林博梁真正在意的是女孩超乎常人的天賦。
或許是練累了,女孩中途停了一會兒,開始左顧右盼,林博梁下意識拉緊衣領,他現(xiàn)在處于任務準備階段,檔案正在清除重新設定,不能和人碰面,尤其是將來會再見面的人。
這是臥底該有的基本素養(yǎng),李斌目光贊許,轉頭朝屋外呵斥,女孩嚇得一激靈,又重新摸起了槍。
大概警署已是窮途末路無計可施,否則李斌怎會不惜違背用人原則和底線,培養(yǎng)起這樣年少的孩子。
“李sir,她叫什么名字?”
原有檔案銷毀,臥底將會帶著一個新名字生活,可能是幾天、幾個月,運氣好的話還可能是幾年,除了對接人,不會有人知道臥底的本名。
他不該問的,林博梁低下頭,可預想中的呵斥沒有到來,李斌不再健談,靜默地望向屋外女孩的身上。
“房茵。”
“以后有機會,你便這樣稱呼她吧。”
林博梁知道,李斌所說的“機會”是任務完成后的相聚,可這樣的機會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可能永遠都等不到。
“阿梁,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忘記自己名字的。”
“那會提醒你從何而來又歸向何處,所以你千萬要記得你的名字,還有她的。”
林博梁隱隱感受到李斌話中的告別,“還有您會記得。”
“安城容不了我太久,我死了,這世上就再沒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了。”
或許是李斌語氣太過悲切,林博梁明明自顧不暇,卻可憐起了女孩。
所以他記住了“房茵”,比他自己的名字還要深刻,到死都沒能忘。
兩人相對交談,氛圍實在沉重,十七歲的女孩好奇地看了一眼,可就是那偶然一瞥,在十一年后的今天得到答案。
原來早在十一年前她就見過阿梁。
內心空虛,林書音沒來由的一陣惆悵,人為了一座城可以付出到什么地步,李斌給了她答案。
從房茵有記憶開始,人生就被環(huán)繞的群山包圍,是和城市毫不相干的大山,直到山崖崩塌,就活了她一個。
房茵不覺得傷心,村里的人對她不好,山塌了她就有機會跑出來了,有老板好心,收留她做了火車鍋爐工。
那條火車很長很長,一眼望不到頭,她跟著這條火車去過很多城市,但沒有哪一個能讓房茵想要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