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走出一步,跪地奏報:“陛下求賢若渴,臣等定竭盡全力,督促地方,察舉人才。”
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抬手道:“你老了,就莫要跪奏,起來吧。”
吳琳謝恩道:“事關君臣禮儀,臣不敢違。”
朱元璋淡然一笑,拿起一份奏折:“兩浙鹽運副使李泰,提為刑部侍郎,泰和縣知縣劉昭先治理有方,清廉為政,擢升工部侍郎。”
“臣等領旨。”
“下去吧。”
朱元璋抬手。
不多時,一個面容清秀、身材高大、氣度不凡的青年人走入奉天殿偏殿,對朱元璋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標兒,來得正好,你且看看這份奏表。”
朱元璋抽出一份奏表,遞給朱標。
朱標雙手接過,展開看了看,見是高麗國王王顓派人送來的文書,感謝大明曾經賜給高麗藥物,并向大明進貢海錯、細布等物。
這也是沒什么可進貢的了,才拿出點這玩意送過來……
不過文書的核心并非這些,而是請求向大明入貢。
“你認為王顓是否與東北的納哈出有所勾連?”
(請)
n
朱元璋的帝王棋局
朱元璋肅然問。
朱標清楚,父皇這是在記恨洪武五年,大明使臣于高麗被殺一事。
思慮一番,朱標徐聲道:“父皇,兒臣以為,高麗為元廷控制日久,王顓有心傾向于我朝,實則是想借力擺脫元廷控制。然高麗王朝式微,元廷依舊有力量影響高麗。納哈出盤踞東北,對高麗虎視眈眈,此人不除,王顓也無法徹底反出元廷,歸順我朝。”
“至于使臣被害一事,難以判定王顓與納哈出有所勾結。兒臣想,納哈出必然是不想看到高麗倒向我朝,也存在殺人栽贓的可能。”
朱元璋頷首:“讓朕說,王顓此人不志誠,小計量,首鼠兩端,心思不定。與高麗的貿易,停了吧。”
朱標垂手應著,見此事了,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父皇,兒臣想,科舉取士乃是掄才大典,倉促停罷,是否有傷天下讀書種子之心,不利朝廷選才任能?”
“呵呵,你在質疑朕的決斷?”
朱元璋笑道,威勢逼人。